请使用当前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将页面发送至「微信」内打开
募捐方案备案编号: 5332000050917103XBA24030
月捐计划 | 广州小家与患儿同行
在一起,就是家
有家就有希望!
你愿意守护我们的小家吗?
看见城市角落中的他们
在城市的角落,有这样一群父母,他们舍弃了工作和安稳的生活,背井离乡来到广州。即使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但在异乡求医的路上,他们从未退却,只为重病的孩子寻找一线生命的希望。
在城市的角落,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刚刚踏上人生的旅途,便与病魔不期而遇。但在他们纯真的眼里,那一抹清澈的光从未因此被抹去,他们顽强地抗争着,期待着生存的希望。
他们是谁?
他们是从全国各地来广州就医的困境患儿家庭。
自2011年以来,儿童肿瘤的发病率在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长。
中国每年新增3-4万名儿童恶性肿瘤患者。
恶性肿瘤成为了威胁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疾病,也导致了不少家庭因治疗孩子疾病,而陷入经济困难中。
(数据来源:2019年国际儿童肿瘤学会调查)
小安爸爸说:我们刚来广州时,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高额的治疗费和房租,让本来就沉重的心情完全跌入了谷底。
在小家帮助下,我们顺利走完了这段艰辛的抗癌之路,度过了一个春夏秋冬。
在小家,有欢声笑语,有感动,小家给了孩子一个不一样的童年,一段美好的回忆。
小生爸爸说:我们刚从农村赶来时,在广州没地方歇脚,给孩子办理好住院后,积蓄几乎用完,夜深也只能在病房走廊的凳子上趴一会。
住进小家后,每天大家一起做饭、一起聊治疗,家属们很有人情味,他们耐心教我怎么做菜煲汤,怎样让孩子更好地接受化疗。
小生刚开始不怎么说话。经过小家项目人员的陪伴,孩子变活泼了,一回到小家就找他的小汽车,开心得不得了。
给他们一个家——
“广州小家与患儿同行”
“广州小家”项目致力为异地来广州就医的困境患儿家庭提供救助帮扶服务,为他们提供居住场所、基础生活设备与物资、心理关怀、生命教育、家庭支援、资源链接等公益服务,帮助像小安、小生一样的孩子,顺利完成治疗;赋能异地来广州就医的家庭,让他们有力量渡过难关。
项目成果
截至2024年7月底,广州小家公益建立了14个小家,为787个家庭,2097名癌症孩子和家长,累计提供115878天公益服务。
项目成效:
✔ 减轻了患儿家庭的住房和生活开销
✔ 提升家长照顾及护理患儿的能力
✔ 调节与缓解医患关系
✔ 协助大病患儿顺利结疗
✔ 支持家庭度过危机,回归正常生活
广州小家承载了700多个家庭的抗癌故事,每一天在小家,发生着许多爱与被爱的故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爱心捐赠人与志愿者的支持,他们心怀爱心与善意,给予来自他乡的患儿家庭家人般的关爱与支持,患儿家庭因此不再孤单,更有力量行走在寻求希望的漫漫长路上。
你愿意成为“小家守护者”,
透过月捐为他们搭建一个家吗?
什么是月捐?
月捐就是捐赠人每月定期定额向“广州小家”项目捐款,持续稳定地支持公益项目及机构的发展。“小家守护者”每月捐助固定金额,由微信自动扣款,当然也可以随时取消或调整捐赠金额 。
您的月捐可以支持:
每月50元
支持患儿一天的营养饮食
每月100元
支持患儿实现一个微心愿
每月300元
支持患儿一罐特殊营养品
每月500元
给患儿家庭带来情绪疏导工作坊/心理咨询
“小家守护者”权益与福利:
◆ 获得电子捐赠证书和捐赠票据;
◆ 获得年度感谢信及广州小家公益年刊;
◆ 对广州小家公益的工作进行监督与建议;
◆ 受邀参与线上线下活动;
◆ 可申请开具捐赠票据抵扣个税;
◆ 根据捐赠的时长与金额,获得专属礼物。
项目预算
募捐时间:2024年8月 2日一2025年7月31日
最低执行金额为3200元,善款将以资助10名患儿营养食品的方式使用并反馈;如最终筹集善款低于“最低可执行额度”,善款将以转捐到同类项目的方式使用并反馈。
如有剩余财产,向公众公示后,转捐至同类型项目继续执行。
项目执行计划
互相温暖 互相疗愈
用生命影响生命
让光照进了这个城市中隐秘的角落
病魔的阴霾下也能开出希望的花儿
执行机构简介
广州市小家公益服务中心,是经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批准成立,专注于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救助帮扶及心理关怀服务的公益机构。本中心以“尊重生命、助人自助”为价值观,以“赋能困境家庭,助力渡过难关”为使命,致力于推动“让每个家庭在爱与平等中幸福生活”这一个美好愿景的实现。
公募基金会简介
爱德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4月,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丁光训等发起,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组成的民间团体,是江苏省首批5A级社会组织。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成立、并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和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间组织,爱德基金会旨在促进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社区发展与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迄今为止,募集善款累计近50亿元,项目区域累计覆盖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千万人从中直接受益,间接受益人口逾 2 亿人。
「END」
票据说明:
爱德基金会可以为您开具电子捐赠票据。
1、月捐项目可以在筹款页,点击「管理我的月捐」-「捐赠票据」,勾选未开票的捐赠记录,申请批量合并开票。
注意:最迟不晚于捐赠支付的当年之内完成,如有特殊情况,可在下一年的3月31日前,申请开具去年1月1日至当年3月31的票据。
2、若根据以上路径开票失败或因系统原因无法开票,您可在扣款成功的3个工作日后通过爱德基金会官网申请。
申请步骤:登陆http://www.amity.org.cn/donate/openInvoice,请输入交易订单号根据官网开票指引进行申请(微信→我的→支付→钱包→账单→点击想要查询的记录,获取交易单号)。
3、重要提醒:开票申请不支持跨年。如您在12月28日前的月捐捐赠,需最迟在当年12月31日前完成开票申请。如您的月捐扣款在12月29日至31日期间,可最迟于次年1月10日前完成开票申请。
感谢您的信任和理解。
秀米
1
服务数据
l 8月,“广州小家”共为108个家庭合计278人,提供(按家庭计算)2421天的公益服务,累计服务6116人次。
2
项目动态
孩子动态
8月6日
每周三,志愿者皮老师风雨无阻来到小家带领患儿们读书。最近读的是《爱的教育》,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一个个故事,孩子们学习如何表达爱。阅读让孩子们学会用行动孝顺父母,用言语表达爱,为父母分担家务。新家庭入住时,孩子们主动分享玩具,热情接纳新伙伴。治疗期间,孩子们在小家虽然不能去学校学习,但是阅读滋养着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成长。
家长动态
8月11日
聚餐时,新入住的其其爸满脸焦虑,对女儿的病情充满担忧。小航妈妈等“老家长”立刻围过来,耐心讲解各项治疗指标、用药注意事项,事无巨细分享小家生活经验,其其爸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在小家,很多新入住的家长面对孩子的病情和陌生的环境一筹莫展,“资深”家长们就这样用爱接纳和抚慰了他们的焦灼与不安。
心理服务
8月7日
本周心理工作坊以"了解自己"为主题,患儿和家长们敞开心扉:滢滢爱吃巧克力蛋糕,小宇妈想等孩子康复后看烟花,小浩妈忧心孩子挑食……坦诚的分享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接着大家通过绘画表达情绪,锋锋妈画棒棒糖,滢滢画海与日出,小浩妈妈画荔枝树盼回家。最后大家一起学习了运动、拥抱等增添正能量的方法,温暖又治愈。
志愿者活动
8月4日
三位爱心志愿者初访小家,在聆听了管理员详细的介绍后,她们立刻系上围裙忙碌起来——揉面团、蒸马蹄糕、煮奶油蘑菇汤,厨房里香气四溢。每一道亲手做的美食都饱含温暖,家长们小心打包送往医院,让住院的孩子们也能品尝这份甜蜜,感受来自社会的爱。
8月24日
由广东省乐器协会主办、广州市小家公益服务中心担任公益合作伙伴的 “夏日主旋律 琴韵无界 —— 中美顶尖学府少年艺术家联袂公益演出” 圆满举办。琴弦低语,琴键轻吟,演奏以音乐为桥,用音符传递跨越国界的治愈力量,期盼更多目光关注异地就医的患儿家庭。
8月26日
十年相伴,从爱心群体到乐群公益(社工服务中心),赖叔团队始终温暖守护广州小家。本月,他们带着孩子们爱吃的水果走进每个小家,添置实用物件,还下厨陪孩子们吃饭聊天。他们不仅捐赠物资解决实际需求,更像家人般关怀工作人员和患儿家庭,让小家处处流淌着甜蜜与温暖。
爱的回响
8月8日
今天,结疗两年的小怡母女回小家看望工作人员和在住家庭,像出嫁女儿回娘家一样亲切。她们拎来满满一箱当季龙眼。这哪是普通礼物?是她们对小家恩情的铭记,用最实在的心意表达感激——曾经得到的温暖,如今变成了她们回馈的甜蜜。
尊敬的捐赠人:
您好,诚挚感谢爱心人士对【广州小家与患儿同行】月捐项目的支持和捐赠。
项目于2024年8月20日上线易宝公益平台,本项目致力为异地来广州就医的困境患儿家庭提供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基础生活设备与物资、心理关怀、家庭支援、生命教育、资源链接等服务,帮助困境患儿家庭有力量渡过难关。
由于项目进入执行期的原因,于2025年8月4日起对本项目进行结束筹款。
后续,我们将按照项目执行计划,妥善使用善款。善款使用完毕后,发布项目结项报告(含财务披露)公示。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1
服务数据
l 7月,“广州小家”共为114个家庭合计292人,提供(按家庭计算)2564天的公益服务,累计服务6652人次。
2
项目动态
结疗喜讯
7月23日
结疗庆祝会上,番茄炒蛋的锅气、清蒸鱼的鲜香铺成最朴实的庆功宴。而精美的蛋糕被缓缓推上主桌——这是广东狮子会众爱成城服务队携手麦子烘焙连续五年坚持送到的“治愈甜点”。
烛光摇曳,歌声响起,患儿们吃下第一口蛋糕时,有人笑叹"今天终于像正常孩子了",有人哽咽"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吃蛋糕"。
五年来,广东狮子会众爱成城服务队累计捐赠蛋糕337个,让每一次“出院铃声”都化作奶油与烛光交织的“重生仪式”,把“好好活下去”的愿望,甜进每个孩子心里。
孩子动态
7月7日
新入住小家的女孩晗晗,学霸兼1000米冠军,单眼失明却格外开朗——化疗剃光头后,她笑着自拍跟爸爸说"多了个儿子",还温柔安慰哭泣的妈妈。同住的西西和怡怡也总是挂着小酒窝,坦然面对光头与病痛。这些女孩用乐观照亮彼此,教会我们笑对风雨的勇气。
家长动态
7月3日
小家每月聚餐通常安排在患儿们出院的那天。厨房里锅铲叮当响,洗菜切肉、熬汤炒菜,两小时家长们就摆满热腾腾的饭菜。慧儿扒拉着饭,眼睛亮晶晶地喊:"叔叔阿姨做的饭真好吃!妈妈还得再学几十年才能赶上。"家长们围坐一起,边吃边聊,笑声填满了屋子。
心理服务
7月28日
心理咨询师敏仪在各小家开展系列心理工作坊。她用专业温柔的方式,引导家长释放压力、透过画“生命树”看见自我价值,更鼓励同性家长相互拥抱传递力量。新家庭很快融入集体,在倾诉与陪伴中,有人笑出了泪,有人紧绷的肩膀松了下来。原来最治愈的力量,就是知道:有情绪能说,脆弱时有人陪。
志愿者活动
7月12日
一大早,锡安爱心志愿者团队的叔叔阿姨们拎着新鲜食材走进小家,为孩子们做营养午餐。秘制清蒸鸡、金灿滑蛋、豆沙甜品,每一样都是特意调整配料,保留老广的味道,孩子们吃得香甜。田叔叔总是默默守护,这次他带着好友们送来生活物资,沉甸甸的纸箱里装着花生油、大米,还有说不出口的牵挂。这些细碎的温暖像晨光,轻轻裹住小家的每个角落。
爱的回响
7月15日
近期,许多结疗孩子回广州复查,相约回小家“叙旧”。五年前躲在房间的小静,如今笑着讲着高中趣事;曾经轮椅代步的款款,现在操场上健步如飞。看着他们自信的笑容和矫健的身影,仿佛在告诉正在治疗的家庭:别怕,我们就是最好的证明!风雨过后必有彩虹,坚持住,希望就在前方。
7月18日
凌晨1点,曾住小家的小铭爸爸匿名下单3080元物资送给小家,而他月工资仅4000元,还硬挤出500元托工作人员转给其他困难家庭。这位父亲曾受小家庇护,如今以微薄之力反哺,他说:"这里曾是我的光。"我们捧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意,眼眶发热——服务对象的反馈,正是支撑我们坚守、前行的最暖力量。
秀米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请使用当前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将页面发送至「微信」内打开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