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儿童希望”于2010年3月29日,在民政厅完成注册,成立了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金会。至今已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下,救助了24000多名大病、困境、残障、受虐儿童。
在儿童希望每月的月度动态里,我们将会固定为您反馈 “温暖在小家”——儿童希望助医小家项目,“希望在乡村”——儿童希望助养项目,“安全在身边”——真爱受虐儿童服务项目等的当月帮扶儿童数据,新闻活动动态以及项目中的温暖瞬间。力求真实公开的让每一位爱心朋友们更加了解机构动态。
2023年是疫情后开放后的第一年,万物复苏,一切都正待我们重展身手,大施所为。
感谢每一位爱的创造官[#姓名#]您的一路支持。这半年来儿童希望在新的环境中每一次勇敢的改变,每一次艰难的前进,都离不开您的支持。
半年间儿童希望救助帮扶过7000余名孩子,同时在今年高三明德班毕业学生中本科上线率84%,一本上线率28%,最高分601分。
谢谢每一位月捐朋友在无声处,却不可或缺的支持,大家的关怀将鼓励困境儿童,鼓励儿童希望不停奋勇向前,在爱中浴火成长!
截至2023年6月,儿童希望“一个希望”月捐项目共收到了不停歇的爱心善款约43万元。以下是儿童希望在上半年的工作报告:
2023年中总结汇报
助医小家项目:
2023年儿童希望郑州助医小家共8所,帮助了736个孩子和家庭,总入住患儿家庭数量为526人,总入住天数为9748天。举办活动数量32次,活动参与总人数为857人。
真爱受虐儿童服务项目:
真爱项目上半年进入接案流程服务个案1个,咨询及转介服务个案13个,个案走访20个/次,一线人员督导5次,为救助中24个个案共服务208次。
上半年持续服务救助中个案24个,结案80个,共服务个案127个。
累计举办大小型活动3次,线上共15万余人收看,线下约300余人参与。
助养助学项目:
2023年,河南项目地区结合往期信息共新走访53户学生家庭,最终确定救助25名学生。
累计举办活动57次,共有6469名孩子参与。包含品格课堂、夏令营、冬令营、青春期知识课堂等。旨在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外更加的关注孩子心灵健康、品格建造和艺术素养的发展。
项目6月实地个案走访个案1个,为 2 个个案提供咨询服务,本月为救助中的3个个案提供服务62次,以下为服务摘录:
珍珍(化名) 14岁受助女孩现阶段跟进情况,为其发放助养款,跟进心理辅导老师给孩子辅导进度(已为孩子做四次心理辅导),支持陪伴珍珍母亲,为其提供心理支持等服务。 此外孩子们户口迁移已经落实。
乐乐(化名)10岁受助女孩现阶段跟进情况,跟进司法程序进展,已开庭宣判施害人“强制猥亵罪”,判刑7-8年,等待法院下发判决书。 跟进心理辅导老师给孩子辅导进度(已为孩子做五次心理辅导),支持陪伴乐乐父母,为其提供心理支持等服务。
瑶瑶(化名)16岁受助女孩现阶段跟进情况, 瑶瑶妈妈精神分裂发作,遭到邻居投诉。瑶瑶电话手表丢失,帮她买手表,办电话卡,以及带她妈妈去看医生。并且帮他们找房子。搬至新家后探访发助养款。
2023年6月,儿童希望8个助医小家共接待32个患儿家庭, 入住人数83人,累计入住天数1680天,小家本月共举办1次活动,参与人数230人。
“温暖在小家”之大事件:浓浓端午情,粽粽飘清香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儿童希望助医小家的爱心志愿者们为郑大一附院,郑州第三人民医院的血液科医务人员以及患儿家庭送上端午粽子,陪伴她们一起过端午。
一大早爱心志愿者们就赶到了助医小家,大家提前购买了新鲜江米,粽叶,蜜枣,花生。人多力量大,志愿者和家长们在欢声笑语中很快就把粽子包完了,中午煮好,立即就送到医务人员和患儿家庭手中,拿到热腾腾的粽子,闻着它的清香,病房里传来孩子们开心的欢呼声。医务人员也耐心引导志愿者根据患儿家庭情况分发粽子。虽然志愿者们和医务人员戴着口罩,但也能感到大家满满的笑容,感受到大家对白血病患儿满满的关爱。
也希望更多爱心老师加入志愿者团队,一起把温暖的陪伴带给患儿家庭身边。
❤❤❤小家需要您帮忙:
【助医小家众筹读书架】
郑州小家汇金城小家有了越来越多的课外书籍供患儿们阅读,但是书架不够啦。
特为小家募集2个书架,让因看病不能上学的孩子们可以在小家自由阅读。
同时为小家募集2台消毒灯和1台空调,为白血病患儿们创造一个无菌舒适的生活环境。
6月在全省各地,我们线上线下为孩子们举办了11场活动,共有1025名孩子受益。
“希望在乡村”之大事件①:六一儿童节的青春期礼物
6月1日,是儿童节,青春课堂执行人员将青春包作为儿童节礼物,送发给鹤壁卫贤中心小学的孩子们!
在这天,当地社工除了为孩子们带来青春包礼物之外,还给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青春课堂的课程分享。
“希望在乡村”之大事件②:端午节,爱心小屋的第八次陪伴
6月的22日,是端午节这一天,鹤壁开启了第八次的小屋陪伴!
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吃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儿!这一天,项目执行人员给每个爱心小屋的孩子带来了香甜的粽子!
孩子们沉浸在端午节收到粽子的喜悦中,当社工问起孩子们是否知道端午节由来的时候,孩子说,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插艾叶,有的地方会划龙舟,但端午节是从哪里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意义,这些还不是特别的清楚。
借着这些问题,社工们进入了今天的陪伴主题——育传统美德,扬爱国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社工和孩子们一起回顾了以往的陪伴内容,并告诉孩子们美德的重要性。当然,最重要的是还要有极强的爱国精神,社工给孩子们讲了屈原的故事。告诉他们,爱国并不分年龄,大小,也不分地位的高低,更没有场合的限制,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每个人都应怀着一颗爱国的心。
听着社工给孩子们讲这些话,冰冰的奶奶也开口对孩子们说:“不爱国可不行,国家爱咱,爱老百姓,给咱好政策,你们得记住国家,记住帮咱的人!”
“希望在乡村”之暖心房①: 带着成人礼的祝福飞得更高吧
6月14日,助养项目为明德班毕业生举办了夏令营及成人礼,在孩子们离开家门走向远方前,再次的陪伴他们这一程。三年来,10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陪伴着孩子们一路走来,一起分享欢乐和难过,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和变化。
明德班班长的妈妈是贵州人,家里有姐弟5个孩子,爸爸喜欢酗酒,最终因为喝酒而吐血身亡。妈妈一边带孩子一边打工,在打工的时候遇到了继父,继父家里条件不好,一把年纪还没有成家,两人就组建家庭一起过日子,班长和姐姐弟弟也就随着妈妈一起来到了河南。
虽然继父对他们很好,也没有要求妈妈再生育孩子,但是5个孩子上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第一次去家访的时候大姐已经因为家贫,放弃上大学外出打工了,二姐在上大学,班长和双胞胎妹妹要上高一,还有一个弟弟在上初中,妈妈因为生养孩子多,身体非常虚弱,经常吃药,面对着学费、生活费、资料费等,双胞胎面临着辍学的风险,在经过综合评估后,我们决定资助两个孩子。
也很感恩,两个孩子很快找到了资助人,米先生和刘先生在疫情大形势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帮助两个孩子,陪伴他们走过人生中这重要的一段路程。班长只是众多困境儿童的缩影,米先生和刘先生也是众多爱心人士中的一员,正是千千万万个米先生、刘先生的无私奉献,让这个这会充满爱,有了浓浓的“人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