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 守护濒危物种工作进展
亲爱的地球合伙人,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与支持!♥️ 在11月,我们迎来了《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的召开。各项目也传来了新鲜的趣闻和工作报告。
12月,更多精彩期待大家参与!
欢迎您持续关注“一个地球OPF”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的公益活动信息~ |
|
|
|
本期地球合伙人月度进展概要:
野生大熊猫保护项目:红外相机作用大,安装位置讲究多;林场内,地表水是有限的生存资源,林中野生动物汇聚水旁,红外相机都记录下了哪些动物的身影?
东北虎保护项目:林下灌丛补植工作顺利开展,前期的生多调查及种群监测工作已完成,数据正在整理和分析中;灌丛抚育试点工作持续探索适宜的方法;为村民定制生物质燃炉,采暖效率大大提高。
长江江豚保护项目:《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在武汉召开,江豚保护案例得到分享,科学解读江豚作为旗舰物种保护对长江大保护的贡献和意义;天鹅洲保护区科普馆计划于12月底正式开放!
环境教育项目:COP14 的“CEPA湿地教育与保护论坛”成功举办,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发布新书《留住江豚的微笑——长江江豚环境教育课程》。
雪豹保护项目: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布设红外相机,运用全球统一标准的方法,评估雪豹种群数量;本次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共安放208台红外线相机。
自然缤纷多彩,万物相互依存。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需我们协力创造。 感谢您一路以来的支持!
具体内容如下: |
|
|
|
野生大熊猫保护项目
红外相机安在哪?
红外相机作为物种调查和监测巡护工作中重要的工具,经常出现在我们发布的文章和图片中。我们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便是通过收集和整理红外相机的图像,来调查研究不同区域的物种多样性、估算动物种群密度、研究栖息地选择和记录动物行为模式的。 |
|
|
|
巡护员们正在收集林场内红外相机捕捉到的图像 © 都江堰市国有林场 |
|
|
|
那红外相机是如何选择安装位置的呢?这里面就有很多讲究了。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分享一个红外相机安装的关键位置:水源。 |
|
|
|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在水源附近出没的小麂 © 都江堰市国有林场 |
|
|
|
都江堰国有林场11月成功回收了一批红外相机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很容易看出在水源附近的红外相机能够拍到更多的物种。其原因是在林场开展监测巡护的区域的大部分地表水(如河、溪、泉等)因为地震的破坏而转变成了地下水,只遗留了极少的地表水(一部分是雨后的水坑,一部分是溪水和泉水)。 |
|
|
|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在水中嬉戏的藏酋猴 © 都江堰市国有林场 |
|
|
|
而这些地表水就成为了该区域内的野生动物的主要水源,使得野生动物们不得不聚集到此进食、饮水、嬉戏和洗浴。
|
|
|
|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在水源处的黑熊和红腹角雉 © 都江堰市国有林场 |
|
|
|
除了水源这个安装位置,红外相机还有很多放置的技巧,让我们下次有机会再一起探讨。 |
|
|
|
本月,我们支持吉林省大兴沟林业局开展了林下灌丛补植工作,旨在通过在稀疏林地的林冠下补植东北虎猎物喜食的水曲柳、核桃楸和刺老芽等灌丛,提高有蹄类动物的食物资源,进而促进有蹄类动物种群数量的恢复,进一步为东北虎种群的恢复提供充足的猎物资源。该次工作共计补植灌丛4万余株,涉及面积约80km2;此外,补植前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以及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工作也已完成,目前正在数据整理和分析中。 |
|
|
|
在月初,我们支持黑龙江省东宁市朝阳沟林场开展了东北虎栖息地灌丛抚育试点工作,涉及全部割除、保留有蹄类喜食灌丛种类和高度和空白对照3个样地,共计20km2,旨在通过试点割灌项目和项目前后期生物多样性监测,探索适宜的东北虎栖息地灌丛抚育方法,进而提高东北虎栖息地质量和有蹄类动物的种群数量。 |
|
|
|
通过继续走访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村,了解农户关于冬季采暖设备的需求,我们为当地村民定制生物质燃炉50台,并将于12月进行逐批入户安装,约120名村民受益,该生物质燃炉可提升燃烧效率30%。 |
|
|
|
长江江豚保护项目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召开
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在武汉召开,这是关于湿地保护的重要政府间国际会议。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受邀参加大会,并支持大会重要边会“共建生命长江,传承大河文明”的举办。长江江豚保护为此边会的重要议题。
|
|
|
|
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联合中科院水生所专家梳理总结长江江豚中国保护40年经典案例,并在大会进行分享。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顾问专家以江豚为例分享了社会化参与,公众支持和资助对长江大保护的重要作用,科学解读了江豚作为旗舰物种保护对长江大保护的贡献和意义。
|
|
|
|
天鹅洲保护区科普馆计划于12月底正式开放
11月底,天鹅洲保护区科普馆完成了基础施工和布展。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支持、参与制作的具有丰富情景和科学知识互动体验的江豚VR系统也安装完毕,该馆计划于12月底与大家正式见面。 |
|
|
|
这座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江豚身边的科普馆,将为保护区周边社区及荆州市外青少年定期提供科普游览和环境教育服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