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2025-02-10
地球合伙人月报 | 灵猫双杰

地球合伙人月报|灵猫双杰


2025年01月 守护濒危物种月度工作进展


亲爱的地球合伙人,

感谢您一直以来的认可与支持!

让我们先来一起看看 2025年01月的的地球合伙人月报吧~


本期地球合伙人月报概要:

  • 雪豹保护项目:冬季雪豹繁殖季节,研究人员开展监测与保护工作。

  • 江豚保护项目:在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水域船巡及陆地岸巡的巡护工作。

  • 大熊猫保护项目:大熊猫栖息地中的“隐秘邻居”大灵猫与小灵猫的保护现状。

  • 中华白海豚保护项目江门台山市渡头村与铜鼓村拜访合作与活动计划。

  • 东北虎保护项目:东北虎保护地完成反盗猎巡护行动75人次,并通过“智慧巡护”小程序完善巡护数据。

  • 国家公园项目:举办国家公园社区绿色发展工作坊。

  • 海洋与净滩项目:广东省江门台山市和海南省三亚市开展海漂垃圾和塑料污染调研工作。

  • 环境教育项目:贵州等地15所乡村小学累计完成28节自然课,并开展乡村自然课教学进展与评估工作。


详细内容如下:


阅读全文请前往:地球合伙人月报|灵猫双杰


请持续关注 “一个地球OPF” 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公益活动资讯!非常感谢各位地球合伙人长期的关注和支持!

秀米


雪豹保护项目

冬季是雪豹交配的季节

 © 大熊猫科学研究院

冬季,四川高山地区进入雪豹的繁殖季节,这一阶段通常从1月持续到3月,是研究雪豹行为的重要时间窗口。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研究人员通过红外相机和野外监测,记录到了雪豹交配季的活动动态,为深入了解这一濒危物种的繁殖习性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 大熊猫科学研究院

交配期间,雄性雪豹通过气味标记、爪痕和叫声吸引雌性,而雌性则表现出寻找配偶的行为。这一时期的雪豹活动范围显著扩大,个体间互动增多。红外相机多次捕捉到雪豹活动的珍贵影像,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进一步了解雪豹的繁殖模式,为评估种群健康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 大熊猫科学研究院

高山生态系统为雪豹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同时也面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潜在威胁。交配期的雪豹对栖息地安全性和资源的依赖尤为突出,这更加凸显了保护其核心栖息地的重要性。从2024年开展,四川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及相关保护区持续开展四川省全省雪豹调查工作,为保护雪豹及其生态环境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秀米


江豚保护项目

社区巡护工作进展

岁末年初,当千家万户沉浸在迎接新春的喜悦之中时,1月的天鹅洲与新螺段江豚保护区内,长江江豚巡护员们依然坚守在寒风凛冽的江岸边,守护着这两片长江江豚重要栖息地水域的宁静与生机。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踏着泥泞的江岸,用敏锐的目光搜寻每一处可能的威胁,从非法捕捞到水体污染,无一不在其警惕之下。在2025年1月,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巡护队分别各自开展了水域船巡及陆地岸巡的巡护工作。

支持天鹅洲故道水质监测 ©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鹅洲江豚保护区巡护队共9人参与巡护及保护区洲滩资源管理等工作,巡护区域为21公里天鹅洲故道及长江干流保护江段部分区域。其中,船巡组共1组(共3人),共开展冲锋舟巡护9次(其中常规巡护7次、支持天鹅洲故道水质监测1次、支持冬季候鸟监测1次),当月收缴丝网1条。岸巡组共3组(每组2人,共6人),1月岸巡组总计巡护时间1189小时,巡护总里程11543.53公里,收缴违法违规网具16件:岸巡一组24天,巡护里程分别为2303.31公里、2045公里,收缴违法违规网具丝网4条,钓竿1根;岸巡二组当月巡护22天,巡护里程分别为1579公里、1601.8公里,收缴违法违规网具钓竿5根;岸巡三组本月巡护24天,巡护里程分别为2036.1公里、1980.32公里,收缴违法违规网具大地笼1条、钓竿3根,丝网1条。当月水域船巡及陆地岸巡巡护人次小计167人次。

天鹅洲洲滩资源管理巡护 ©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螺段老湾回族乡江豚巡护队共8人参与巡护及保护区洲滩资源管理等工作,巡护区域25平方公里水域及长江保护江段部分区域。其中,船巡共1组(共4人)开展水上巡护3次(常规巡护2次、支持水质监测1次),当月收缴丝网1条。陆地巡护组共3组(每组2人,共6人),1月份岸巡组总计巡护时间75小时,巡护总里程100公里,收缴违法违规网具5件:岸巡一组共计巡护天数6天,收缴违法违规网具丝网地笼1条。岸巡二组共计巡护天数6天,收缴违法违规网具钓竿1根地笼1条。岸巡三组共计巡护天数12天,收缴违法违规网具地笼1条。当月水域船巡及陆地岸巡巡护人次小计60人次。

 新螺段老湾回族乡江豚巡护队开展日常巡护工作 ©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秀米


大熊猫保护项目

灵猫双杰

在大家熟知的大熊猫栖息地里,也居住着两位少为人知的“邻居”——大灵猫和小灵猫。它们与大熊猫共享栖息地,同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神秘而优雅的姿态穿梭于林间,分泌出名贵的“灵猫香”,为生物多样性增添一抹独特的色彩。

大灵猫 © 百度百科

大灵猫体型较大,全身棕灰色,布满黑褐色斑纹,看起来更像狸而非猫。小灵猫比大灵猫小巧,毛色浅淡,呈乳黄色或棕灰色。

大灵猫 © 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 

小灵猫 © 百度百科

这两种灵猫的习性十分相似,都是昼伏夜出的独居动物,机警灵活,擅长攀爬和游泳。灵猫会分泌的“灵猫香”不仅是标记领地和吸引异性的工具,其在香料和药用领域价值也极高。

小灵猫 © 百度百科

作为大熊猫的可爱“邻居”,虽然它们习性是十分相似,但外形和栖息地偏好却略有不同,大灵猫更适应主在热带雨林,以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缘灌丛、草丛中。,而小灵猫偏好喜欢幽静、阴暗、干燥、清洁的环境,比大灵猫更加适应凉爽的气候。多栖居在亚热带低海拔地区,如低山森林、阔叶林的灌木层、树洞、石洞中。

秀米


中华白海豚保护项目

中华白海豚友好社区示范试点建设

台山海域的中华白海豚©TAN Xiao OPF

幼年的中华白海豚©TAN Xiao OPF

2025年1月,一个地球携合作伙伴前往江门台山市渡头村村民委员会和铜鼓村村民委员会进行拜访。

此行旨在向当地村委干部详细介绍新的一年的工作内容及计划。我们诚挚地征询了村委的意见,并恳请他们提供宝贵的支持与协助。

社区拜访 © OPF

村委干部基于对社区的深度了解,向我们推荐了几处极具潜力的活动地点。在随后的会议中,我们围绕活动人员的动员、船只的合理调配、垃圾的高效清运等关键环节展开了探讨。村委干部们对我们的活动给予了支持,明确表示愿意全力配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净滩地点考察 © OPF

会议结束后,一个地球前往推荐的活动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活动地点的垃圾污染状况并严格评估了当地的安全环境。

秀米


东北虎保护项目

东北虎保护地反盗猎巡护工作报告

2025年1月,吉林省珲春市的东北虎保护地继续开展反盗猎巡护工作。本月,项目组完成了75人次的巡护行动,总巡护里程达302.8公里。巡护过程中,重点区域得到了全面覆盖,结合定点巡护与随机流动巡护的方式,确保了所有关键地点都在巡护范围内。

通过“智慧巡护”小程序,巡护数据得到了实时记录和上传,进一步提升了巡护工作的透明度和高效性。此外,巡护队伍成功清剿了8件新旧盗猎工具,进一步遏制了盗猎活动的发生。

此次巡护行动不仅提高了反盗猎的效率,也为保护东北虎及其栖息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智慧巡护”系统的使用,巡护工作将更加精准和高效,为未来的保护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巡护程序点位记录以及发现动物足迹和清理兽夹猎套

秀米


国家公园项目

熊境守护计划国家公园社区绿色发展工作坊

2025年1月,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了“国家公园社区绿色发展工作坊”。工作坊汇聚了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社区工作者,深入交流和合作,探讨生态产品和服务创新及其推广策略,为社区居民提供替代生计路径。

工作坊内容包括青海师范大学薛华菊教授的生态旅游促进社区绿色发展分享,阿旺秘书长的国家公园社区发展与公众参与保护的见解。在座谈交流环节,管理人员、乡政府代表与社区代表分享了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经验与挑战,达成了推动绿色发展的共识。

江西林场、玛可河林场生态教室装修完成验收

2025年1月,一个地球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可河林场与玉树藏族自治州江西林场的生态教室装修工作已顺利完成。装修工程经过专业验收单位的全面评估后,确认两间生态教室均符合使用标准,已通过验收并可以投入使用。这将为当地的环境教育和生态保护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

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