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合伙人月报|2023年环境教育公益活动惠及全国50个城市
2023年12月 守护濒危物种月度工作进展
亲爱的地球合伙人,
感谢您一直以来的认可与支持!1月,1864大熊猫巡展苏州站开启,环保纸塑大熊猫宝宝们在苏州SM广场城市购物中心和大家见面啦~
请持续关注 “一个地球OPF” 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公益活动资讯!
下面让我们先来一起看看 12月的项目进展吧~
本期地球合伙人月报概要:
雪豹保护项目:卧龙保护区雪豹调查的野外放置相机工作已经部分完成。
大熊猫项目:都江堰国有林场进行了2023年度最后一次常规监测巡护行动。
江豚保护项目:由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支持的2023年长江中游江豚保护研讨会在湖北石首召开;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队开展长江江豚巡护及保护区洲滩资源管理等工作。
东北虎保护项目:2023年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暨清山清套专项行动在三方合作下顺利完成;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胜利管理站开展2023年度冬季野生鸟类补饲活动。
中华白海豚保护项目:拟将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渡头村作为试点社区,开展废弃渔网回收工作。
环境教育项目:12月各地活动蓬勃开展,2023年环境教育公益活动惠及全国50个城市。
12月活动回顾:12月,1864大熊猫巡展来继续在扬州宣传生物多样行保护,另在北京和成都两地自然保护宣传活动落地。
非常感谢各位地球合伙人长期的关注和支持!
详细内容如下:
雪豹保护项目
卧龙雪豹调查新进展
近期,卧龙保护区雪豹调查的野外放置相机工作已经部分完成。成功连通了梯子沟和魏家沟两个调查区域,使整个调查区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对于雪豹保护和生态系统监测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检查红外相机 ©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雪豹调查是在高海拔作业区进行的,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调查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付出努力,以确保野外相机能够全面覆盖目标区域,为雪豹的生态学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相机架设和维护的路途 ©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计划于2024年5月下旬回收野外布设的红外触发相机,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仔细的物种鉴定和数据录入。这一过程将为我们提供关键的信息,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雪豹在该地区的分布、数量和行为。
红外相机架设和维护 ©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感谢所有参与调查工作的人员的辛勤付出。这是雪豹保护工作的重要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以更好地制定保护策略,守护这一珍贵物种。
保护区里行进 ©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近日,很高兴见证从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和WWF与共同发起的巡护员之声栏目中走出来的一线巡护工作者——祁连山雪豹巡护员王亮荣获2023中国慈善盛典年度公益V力量奖项。期待未来继续共同来了解与传递巡护之路上的自然与野生物种故事。
秀米
大熊猫保护项目
林场常规监测巡护行动
12月,都江堰国有林场进行了2023年度最后一次常规监测巡护行动。为了避免冬季栖息地寒冷潮湿的气候对监测巡护行动的安全构成威胁,本次行动选择了路线较短的巡护区域。
监测巡护工作 © 都江堰国有林场
尽管行动路线相对较短,但巡护队员们的工作却一点不轻松。他们需要沿途仔细观察和记录各类物种活动痕迹,并根据这些活动痕迹以及既往行动记录和经验,适当增补红外相机数量并调整部分红外相机的架设位置。同时,还需要逐一回收红外相机数据,这些数据将在队员们回到办公室后进行筛选和整理。
此外,监测巡护行动还需要勘察沿途植被生长状况,回访已开展植被恢复工作的区域。这些工作可清晰掌握栖息地的植被生长状况,为后期是否需要开展补植或抚育工作提供更具体的信息。
江豚保护项目
2023年长江中游江豚保护研讨会召开,紧密联动为共同守护长江江豚保驾护航
12月14日,由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支持的2023年长江中游江豚保护研讨会在湖北石首召开。来自湖北湖南两地的5个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地——长江新螺段、监利何王庙、华容集成、岳阳洞庭湖和长江天鹅洲,以及相关科研院所、NGO的近80名代表一起共同探讨保护联动机制建设。
会议主视觉 © OPF
来自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的专家们向保护地一线工作者们就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实践、江豚保护区鱼类资源的调查与管理的重要性、全球淡水豚保护地管理工具-CARDS等课题、对误捕及受伤江豚的现场救护、长江江豚种群监测技术新进展、长江江豚保护的当前形式与紧迫任务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专题分享;在交流讨论环节中,保护地的一线工作者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经验和现阶段遇到的工作困难和挑战,大家表示可喜的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保护队伍,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到长江江豚,一线工作者不再是“珍稀物种”了。
会议现场 © OPF
最终大家达成共识,今后的保护将会主要围绕:加快岸线和洲滩恢复保护自然长江、确保江湖连通恢复通畅长江、规范长江航运创建宁静长江、控制污染排放恢复清洁长江、提升迁地保护推动野化放归、关注极端气候建立救护机制、加强多方联动建立协调机制、加强保护宣传促进全民参与这8个方向开展。此次会议的召开积极推动了各保护地联合倡议成立长江中游江豚保护地联盟,加强了保护地间的交流和联动,持续为共同守护长江江豚保驾护航。
天鹅洲保护区巡护队打击非法渔业,守护江豚安全
12月,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队共9人参与了长江江豚巡护及保护区洲滩资源管理等工作,巡护区域为21公里天鹅洲故道及长江干流保护江段部分区域:
(1)船巡组共一组,共3人,开展冲锋舟巡护8次(其中常规巡护6次、支持天鹅洲故道水质监测2次),本月共收缴丝网4条。
(2)陆地岸巡组共三组,共6人,每组2人:岸巡一组共计巡护天数24天,收缴违法违规网具丝网大地笼2条;岸巡二组巡护天数24天,本月收缴违法违规网具钓竿1根,伞型地笼2个;岸巡三组巡护天数25天,收缴违法违规网具小地笼4条。12月份岸巡组总计巡护时间1,315小时,巡护总里程12,953.83公里,收缴违法违规网具13件,采集数据133次。
整体来看,在临近春节之际,由于“年鱼”习俗等方面的影响,违法渔业活动略有抬头趋势,对此保护区巡护队加强了巡护力度,有效制止了危害事件发生,同时,洲滩资源状况保持稳定。
保护区陆地巡护 © OPF
东北虎保护项目
反盗猎巡护工作
12月8日,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与长白山森工集团大兴沟林业有限公司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延边分局共同开展了2023年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暨清山清套专项行动,旨在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提高林区群众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反盗猎工作开展 © OPF
冬季野生鸟类补饲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缓解冬季因天气原因导致野生鸟类食物短缺问题,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胜利管理站组织工作人员开展2023年度冬季野生鸟类补饲活动,引导职工群众参与到野生鸟类保护工作中来,让辖区内野生鸟类平安过冬。由于今年冬季积雪较厚,鸟类等野生动物难以觅食,合作伙伴在野生鸟类经常出没的区域投喂玉米、水稻等粮食。
目前,共投喂粮食1,200余斤。接下来,还会定期开展投喂工作,确保辖区内鸟类等野生动物吃得着、不挨饿。同时,胜利管理站将持续派专人监测投食消耗情况,以便及时添加饲料。并充分利用电视、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多种传播平台,向公众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呼吁公众主动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行动中来,共建文明和谐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创造安全、舒适的越冬环境。
补饲活动 © OPF
中华白海豚保护项目
中华白海豚友好社区示范试点建设计划
联合国公布的数据表明,每年有64万吨渔具被遗弃在海洋中,约占海洋垃圾的十分之一。废弃渔具由于其隐蔽性和耐久性,被称为“幽灵渔具”,在海洋中可继续缠绕海洋生物,是中华白海豚的巨大威胁。
被渔网割伤的中华白海豚 © OPF
基于前期的调研结果,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拟将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渡头村(内辖南湾村和冲口村)作为试点社区,开展废弃渔网回收工作。一个地球整合调研数据,经过讨论,制定了进一步的行动方案。接下来,一个地球将着力落实解决回收渔网处置问题,与渔网回收加工商进行联系,寻求商业合作机会,以保证废弃渔网回收的可持续性,并在社区开展净滩、宣传、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动,打造中华白海豚友好社区示范试点。
交流会合影 © OPF
环境教育项目
12月 各地活动蓬勃开展,2023年环境教育公益活动惠及全国50个城市
进入冬日,各地活动仍蓬勃开展热力不减,12月份共有18位讲师在杭州、广州、苏州、贵阳等12个城市,举办了32场环境教育公益活动,参与公众1,457人次。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年注册网络累计开课450余场,范围辐射到全国50个城市,触达公众1.7万人次。
贵阳,户外带领亲子家庭开展湿地探索活动 © 周雯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讲师们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互助与共享,例如,同处贵阳的李毅和周雯两位老师努力拓展渠道,在旗舰物种和湿地课程主题上各有分工侧重,保证内容丰富而不重复,活动实施过程中互为助教。今年以来两位老师在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二小学和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几次活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贵阳李毅老师带领小学生开展江豚课程© 李毅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注册网络成员之间的合作形式也趋多样化,海口的李乐老师和广州的陈杰文老师在两地分别开展了围绕海南长臂猿的宣教活动,并牵头合作在广东省科技图书馆举办了题为《走进霸王岭 神秘「猿」宇宙》的专题科普展。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开展海南长臂猿课程 © 李乐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12月活动回顾
1864熊猫巡展苏州站 & 北京、成都线下公益宣传
12月,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在SM扬州广陵城市广场继续开展大型艺术公益跨界展览。现场除了可爱的纸雕,大家还能通过展览内容,了解到自然科普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
1864大熊猫巡展扬州 © OPF
同时,在北京798和成都太古里两地,一个地球分别举行了线下公益宣传活动,与公众分享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以及邀请公众加入成为“地球合伙人”。
最后,感谢12月线下活动的志愿者伙伴,一起为自然保护公益出力,传递暖心力量。
感谢您的阅读,1月再见!
编 辑:小宏
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
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为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环保项目,协助国家绿色发展。
官 网:www.wwf-opf.org.cn
邮 箱:donation@opfchina.org
为避免被系统判别为垃圾邮件,请您把OPF@batch.lingxi360.com加为您的邮箱联系人,或加进白名单中,谢谢! 如有任何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donation@opf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