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当前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将页面发送至「微信」内打开
募捐方案备案编号: 5332010034148797XJA24007
益微青年月捐伙伴计划


该图片已获得授权
在社会发展阶段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存在较为普遍的迷茫、焦虑以及无意义感等负面心理状况,亟需一个释放生命活力与自主性的行动空间。
与此同时,每年有超过30万大学生选择去乡村进行短期支教,这类公益行动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回应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但因缺乏专业支持与辅导,未能充分实现其效果,也可能给儿童带来负面影响。
于是,我们选择以大学生热衷的支教活动为载体,将其创新迭代为乡村夏令营模式,通过专业化运作打造完整的“服务学习”体验,支持大学生和队友们紧密协作,为缺乏素质教育资源的乡村儿童带去好玩有趣的课外活动,重塑儿童与知识、伙伴和乡土的关系。
每年,益微青年都会支持上千位大学生奔赴乡村,为缺乏素质教育资源的儿童带去好玩有趣的夏令营。同时,围绕乡村夏令营展开的社会话题讨论、生命故事写作(青年叙事营)等社群活动,也是一个让大学生体验如何与社会建立多元互动关系的临时空间。
大学生从中体验与资助方、乡村学校、同伴队友、乡村儿童、乡村儿童家长等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如何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实现良好的互动和理想的结果。
带着这样的体验,我们不仅可以更加客观、真实地理解与支持乡村儿童,也能支持大学生认识自我、理解自己正在经历的大学生活,将大学从“学习考试”的场所,转化成一个“社会生活体验”的平台,帮助大学生提升同理心、独立思考和协作共创能力(统称“EV力”),成长为独立自信有担当的青年,从而更好地为进入大社会做好准备。




该图片已获得授权



/ 我把大学活成了理想的样子,却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我是小傅,一位小镇做题家,别人眼中自信、阳光的校园榜样。
曾经有3年时间,我的校园生活是在卷绩点、卷“标签”、卷“学历”的日日夜夜里度过的,我像一台常年运转的机器,如疯狂旋转却没有中心点的陀螺。内心里一个声音说:“绩点卷得越高,奖项拿得越多,总归是好的”,另一个声音却说:“你真的活着吗?你都还没真正建立友谊,探索世界,感受内心所爱。”

该图片已获得授权
尽管我已经把大学过成了大部分人理想的样子,这样的生活也已经被很多人称之为优秀了,可当毕业来临,不知为什么,我依然感到不满足,我不知道内心最真实的渴望是什么,我只知道一定有某种渴望是需要我去看见的。
而此时,我还不知道在远方的乡村,那些同样灿烂而失落的孩子们在等待着我们的相遇,益微青年(EV)像一只摇曳的大手,把两股风呼扇到了一起。
/ 第一次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最初和益微青年的相遇,始于一个想填满自己保研后“无从着落”的毕业季的想法。作为志愿者,我花了半年的时间走近乡村夏令营,从报名、组队再到培训,我发现人们在这里看重协作、注重关系,大家表达感受、用心对话,新体验冲击着过往的认知。
五一志愿者集训时,我第一次坐在户外听培训师讲绘本故事《画了一匹蓝色的马》,与小组成员共创诗歌,和热情、拥有小鹿一样灵动眼睛的伙伴对话。联欢会那天,听着一位伙伴坐在台上说“我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一汪湖水”,多么美丽的表达呀。

该图片已获得授权
我欣赏这里发生的一切,但是我好像没有力气站起来和他们一起跳舞,内心翻腾着一些从未有过的感受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表达,唯一在朋友圈留下的一句话是“我喜欢害羞可以肆意发生”,这是我第一次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 我就这样牵着她的手,一点一点走进未来的旷野里
前往夏令营之前,我原以为自己是志愿者,是孩子们的“老师”,可当我真的走进镇上,走近孩子们时,我们却是能够相互体谅、平等对话的伙伴。
夏令营里,我们不谈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只是带着真实的善意去聆听、支持自己与孩子们,为他们带去有趣好玩的课外活动,也在每天的复盘中觉察、感受,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包容团队的所有缺憾。

该图片已获得授权
坐在河边读诗时,孩子们用湘西方言念着《故乡的小河》,清脆的读书声郎朗回荡在河岸两畔;在孩子们熟悉的街道和角落,他们对所有事情的存在发出清澈的好奇:为什么房子的屋檐是弯弯角?为什么这座桥叫风雨桥?风雨桥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遇上赶集,他们就钻进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兴奋地与小摊老板对话,追问白豆腐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当课堂上聊到玉米,我们会一起爬上村子里的小山坡,探寻一颗玉米的生长地;他们还会主动背上村里老奶奶们肩上的背篓、擦掉身边同伴的眼泪......
当我望进他们的眼睛,我看见真实与纯粹,看见他们对世界怯生生的好奇,看见他们对恶意赤裸裸的厌恶,看见他们对喜爱之物直接而坦诚的表达。
我看见孩子身上有一百种未被雕琢的可能性,看见每一个个体都那么生动活泼,那像是我许久未抵达的活生生的自己。
记得结营时,班上最“叛逆”的小男孩拉着我说:“小傅姐姐,我很喜欢你们,你们和别人不一样。”
“是吗,我们哪里不一样了?”
“你们很温柔,不凶我们。”

该图片已获得授权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作为活生生的人,不论是孩子还是我自己,人真正想要的其实那么简单。
还记得十二年前,当我初识学校教育,老师告诉我要做好学生,父母告诉我知识改变命运。为了走出象牙塔,我湮没了自己的千万种可能性,成为了无数人眼中的他人,却唯独没有成为对世界有着原始好奇的自己。
而那被我亲手埋没的千万种可能,就那么真实的出现在乡村,出现在夏令营,出现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离开夏令营时,我知道自己带走了一样东西——就是十二年前的我自己。我就这样牵着她的手,一点一点走进未来的旷野里。

该图片已获得授权
夏令营结束时,有人问我:“你觉得乡村夏令营对你来说是一份怎样的存在?”
我说:“是一封情书,是一封在我找不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力量的时候无数次欣赏我、给我力量的情书。”

该图片已获得授权
项目基础信息:
募款金额:2010000元
募款时间:2024年11月1日— 2025年10月31日
项目实施地点:全国
项目负责人:黄若岚
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010-62268949
项目起始时间: 2024.12.31
备案到期时间: 2026.12.31
扫描二维码, 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感谢月捐伙伴们的支持,89场乡村夏令营全部收官啦!】历经长达一年的筹备,2025年益微乡村夏令营行动的89场夏令营已经在8月19日全部结营了!今年的89场乡村夏令营中,有4场分别在四川泸州、广西来宾、山西运城、云南昭通开展的夏令营由月捐筹款资金完成支持。
这些团队的同学们分别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西华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重庆大学、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
这个夏天,夏令营里活泼童真的孩子们和在阳光下挥手的志愿者们共同拥有了无数的永恒瞬间,小年糕再次感谢各位月捐伙伴的倾力支持呀!
【2025益微乡村夏令营行动正式开营啦】来一起跟随这首诗歌,走近今年的乡村夏令营吧!
当一千颗年轻的心跳撞进山野
在城市与乡村的交界处
89支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正跳出象牙塔
用42度高温下的汗水
交换乡村孩子眼里闪烁的星光
这是益微青年策划了13年的「双向成长剧本」
不是单方面的拯救
不是格式化的支教
而是一场青年与孩童互为灯塔的蜕变之旅
他们拆掉传统教育的围墙
让大学生带着「赋能者」而非「救世主」的姿态走进乡土
用绘本阅读、艺术创作、游戏化学习
唤醒的不只是孩子的可能性
更是青年们被应试教育封印的创造力
这是青春该有的滚烫模样——
当我们俯身倾听土地的心跳
山风也同时吹醒了年轻的灵魂
教育公平的巨轮下
益微青年选择做温柔的造浪者
让每颗星火都不孤独
让每次相遇都成为改变命运的蝴蝶振翅
当城市精英还在谈论「下沉」
这群造梦者早已在田野里种下春天
要不要一起成为那簇双向闪耀的微光?
【和全国的创新教育玩家们一同支持大学生的成长】2025年3月中旬,EV面向全国招募了44名具有丰富活动带领经验和夏令营实践经验的玩伴,他们中有的是往年的乡村夏令营志愿者,有的是有着丰富创新教育经验的职场人。
截止5月21日,44位玩伴已面向今年的乡村夏令营志愿者团队,在全国带领了36场创新教育体验营,内容包含:自然艺术体验、街头观察与访谈、即兴戏剧活动等主题。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为各地志愿者提供了身临其境体验创新教育的机会,也为刚刚组建的各支志愿者团队提供了团建契机,同时还为各地的创新教育玩家们提供了一展身手的舞台!
今年的创新教育体验营中还嵌入了“做眼里有人的教育者宝藏行为清单”,希望志愿者们在“玩耍”中保持对“眼里有人”的觉察,为7-8月开展的乡村夏令营做好准备。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
请使用当前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将页面发送至「微信」内打开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