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当前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将页面发送至「微信」内打开
募捐方案备案编号: 531000005000160090A23016
阿富汗危机响应行动
项目起始时间: 2023.08.08
备案到期时间: 2025.04.30
扫描二维码, 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项目反馈报告 |在行动中孕育生命
亲爱的追光者:
2024年,全球阿富汗难民的数量超过叙利亚人,使阿富汗成为第一大难民原籍国。作为邻国,伊朗和巴基斯坦,尽其所能地提供公共资源与保护措施,确保在此避难的阿富汗难民获得基本的医疗、教育等服务。自2021年以来,已有超过160万阿富汗人在这两个国家寻求庇护。当下,两国累计接纳了800多万难民并为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让对本就有限的资源更加局促。近日,联合国难民署发布了《2024年阿富汗局势地区响应行动半年度报告》,揭示了在全球伙伴的支持下,今年上半年我们付出的人道努力:
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联合国难民署持续扩大行动规模,为最脆弱的难民群体提供援助。其中在伊朗和巴基斯坦,50,900人获得了现金援助或核心救济物品。在伊朗和巴基斯坦,联合国难民署配备了人道主义紧急物资储备和专业团队,随时准备应对突发需求,为阿富汗难民及东道社区提供及时支持。
“新知识”支撑新生
四十多年来,伊朗作为全球主要的难民接收国之一,接纳了超过380万阿富汗难民与寻求庇护者,包括自2021年以来新增的逾100万人。2024年,伊朗继续推行对阿富汗难民的包容性政策,为他们提供教育、基础医疗、安全饮水及卫生服务。已有17,900人领取非食品类救济物品,31,500人获得现金援助。这些支持不仅满足了难民的基本需求,尽量避免在新社区被边缘化,也为他们的自立和未来生活奠定了基础。然而,空间有限和公共设施匮乏让许多阿富汗难民在平等接受教育方面依然面临诸多局限,对“流离失所者的下一代”的支持在实现教育赋能与生计发展方面显得尤为关键。
“新能源”塑造共生
作为长期接纳阿富汗难民的国家,巴基斯坦也面临着经济和安全挑战,难民接收政策正在受到考验。为减轻人口涌入对当地社区的能源压力及环境影响,同时满足人道主义行动的需求,联合国难民署及其合作伙伴持续推动人道主义与发展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机会。在巴基斯坦,已有8,400户阿富汗难民家庭获得了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必需品。这些清洁能源的使用不仅惠及许多巴基斯坦当地居民,也大大改善了阿富汗难民的生活条件。
“新健康”重建“心”生
而将目光收回阿富汗,超过一半的人口在经历战争和冲突后,正在艰难重拾希望。截至10月1日,联合国难民署今年在该国境内累计为251,200人发放了现金援助,780,300人获得核心救济物资或者其他支持。然而在人道援助之外,我们看到每五名阿富汗人中就有一人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联合国难民署在阿富汗的社区监测显示,心理健康与社会心理支持的需求非常普遍。自然灾害和大规模返乡加剧了这一危机,联合国难民署迅速派遣训练有素的合作伙伴,为受灾家庭提供心理急救和情感支持。
在喀布尔东郊的诊所中,26岁的拉齐娅告别了帮助她摆脱抑郁的心理辅导师。几个月前,她因抑郁而辞去了教师工作,而如今,她已经恢复信心,重返讲台。拉齐娅感慨道:“我曾经完全绝望,如今生活焕然一新。”这正是联合国难民署支持的心理辅导项目所展现的成效,为阿富汗无数女性和家庭提供了安全的心理支持空间。
助产士学员舒克里亚返乡探访村邻与家人。© UNHCR/Oxygen Empire Media Production
随着心理健康需求在阿富汗急剧增长,尤其是对受到社会限制、性别暴力和经济困扰的女性而言,各类务实的支持显得格外重要。联合国难民署也在巴米扬省开展助产士培训,帮助学员在省医院获得实践经验,旨在培养当地女性掌握基本的产科护理技能,以缓解偏远地区医疗人员短缺的问题。这不仅为当地社区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还帮助降低了阿富汗居高不下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使女性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获得更安全的保障。
5个月大的弗莱登与母亲拉瓦扎,在医院获得关爱与温暖。© UNHCR/Oxygen Empire Media Production
携手同行 守望相助
在中国,联合国难民署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上线本项目以来,截至2024年11月1日,已通过易宝公益捐赠人民币 970,138.64元。每份爱意都将支持更多阿富汗人在困境中勇敢自救,塑造更美好的未来。
项目反馈报告 | 给阿富汗的每个“她”平等生活的权利
亲爱的追光者:
在当下的阿富汗,女性面临更艰难的处境。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保护行动分析,特定人群的性别、保护风险、心理健康、应对机制和援助需求之间存在复杂关系。性别特有的脆弱性通常加剧了个体面临的保护风险,尤其是妇女和女童更容易遭受性别暴力,需要针对性援助。
在该国全境最需要支持的被迫流离失所者中,80%是极端脆弱状态的妇女和儿童。阿富汗的性别平等状况持续恶化,妇女和女童遭受系统性歧视,严重影响她们获得基本服务的权利。社会、经济和教育因素普遍而深远地决定着阿富汗妇女和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但是现在她们所经历的一切并非宿命,我们不会停下为结束困境而努力的脚步。无论人们对“性别平等”持有何种见解,我们的人道行动始终将女性视为不可或缺的半边天。
截至2024年8月,联合国难民署已在阿富汗开展了26,999次快速评估,帮助了129,812名妇女和儿童;此外,联合国难民署还为26,763人提供了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支持服务,其中50%是妇女和女童。在人口出现大规模流动时,联合国难民署协助的返乡者中29%为女性户主,49%为妇女和女童。截至9月1日,联合国难民署在该国境内向236,815人发放了各类现金援助,659,004人获得了核心救济物资品以及其他支持。持续的人道行动为包括女性在内的所有民众,塑造尽可能安全包容的环境。
夹缝中的一线希望
联合国难民署一直致力于通过在难民接收社区启动生计方案,包括职业培训、小型创业项目、在线现金学习工具包等一系列措施,以支持难民家庭尤其是弱势女性群体的自力更生。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帮扶项目,提升她们的生存技能、就业能力,缓解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让难民母亲得以保护、养育子女,让下一代拥有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生存环境。
几个月前,一所名为“你的空间”(YourSPACE)的培训中心在阿富汗拉格曼省米赫特拉姆(Mihterlam)设立,这是联合国难民署应当地社区要求,支持开展的试点项目,旨在为当地社区妇女提供生存机会。这里居住着许多重回阿富汗的难民与流离失所的阿富汗人,联合国难民署将其指定为返乡和重返社会重点区域,以便支持开展各类举措,让更多人获取基本服务,并发展相关基础设施。
沙里法(Sharifa)是两名孩子的母亲,如今在阿富汗赫拉特西部成功经营着一家刺绣工作坊。通过联合国难民署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共同支持,一个专为帮助难民女性艺术家和手工艺人提升技能、推广手工艺作品的项目,沙里法得以在逆境中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她感慨道:“我现在的一切,都要感谢这个项目的帮助。”
像沙里法这样的阿富汗女性还有许多,她们曾经都是陷入困境的难民,如今逐步让生活重回正轨。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到事业中后,她们全心投入经营,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期待。
支撑女性站出来,守护更多女性
在阿富汗,妇女和女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出行自由限制,尤其是在她们无法完全进入的公共场所中,教育场所的缺失尤为严重。市场、诊所和供水点也是她们日常难以触及的关键设施。然而,最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近几年的出行限制,许多妇女和女童可能无法前往社区内的诊所获取救生保健服务。
联合国难民署近期调研显示,56.6%的女性户主比男性户主更重视教育机会,而男性户主则认为进入市场、诊所和供水点等公共场所是更大的挑战。这一差异反映了男女户主家庭在优先考虑女性受教育权利上的显著不同。女性户主更关注女童教育,因为她们清楚教育不仅是改变家庭生活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妇女地位、打破社会限制的根本力量。
在阿富汗巴米扬,最近有第二批女性已成功从联合国难民署及其合作伙伴支持的助产士培训项目毕业。对于这些曾面临种种困难的女性来说,助产士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条能够拯救生命的希望之路。在阿富汗,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高企,这些新毕业的助产士满怀期待,渴望投身工作,帮助改善这个国家最脆弱群体的健康状况。她们不仅为自己开创了新的人生篇章,也将成为无数母亲和孩子生命中的守护者。
在阿富汗昆都士的内卡纳巴德区,过去数百名孩子只能在户外或帐篷里上课,风雨无阻地追求知识。如今,在联合国难民署及其合作伙伴的支持下,一所新小学在当地建成。宽敞的教室、明亮的窗户,象征着孩子们未来的希望。社区的老人们感叹道:“对孩子们来说,这所学校就像天堂一样美好。”在这片曾饱受战乱和贫困的土地上,学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孩子们通往更好未来的桥梁。
教育对于阿富汗女性来说,尤其重要。联合国难民署将继续全力保障阿富汗难民女性和女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让每个儿童,特别是女童都能够获得安全、优质的教育。教育不仅能赋予她们知识和技能,还能帮助她们在面对严苛的社会环境时,找到打破束缚的途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为阿富汗的妇女和女童创造更多机会,让她们走出困境,获得应有的自由与权利。
生而平等,挣扎向前
尽管阿富汗国内外的利益攸关方对性别平等的认可程度不一,联合国难民署始终致力于推动并实现性别平等。联合国难民署始终坚定且持续地承诺、并支持阿富汗难民女性走向更安全和更有保障的未来。
联合国难民署持续呼吁公众关注包括女性在内的脆弱群体,生而平等,让处于弱势地位却不停挣扎向前的“她”能够公平获取资源、接受教育和平等就业,让更多阿富汗难民家庭重拾生活回归正轨的信心,度过重启生活的关键一步。
在中国,联合国难民署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上线本项目以来,截至2024年10月4日,已通过易宝公益捐赠人民币882,565.12元。每份爱意都将支持更多阿富汗人在困境中勇敢自救,塑造更美好的未来。
项目反馈报告 | 守护最脆弱的人,但脆弱不是终点
四十年的动荡,灼伤了阿富汗社会的方方面面。在2800万流离失所者的呼号之中,更多的是尚未被听见的妇女儿童的哭声。流离失所让对妇女儿童、残障人士、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工作更难推进,他们需要抵御更大的风险,面临更大的困难,例如性别暴力、辍学、早婚早育、过早承担家庭的经济压力等。评估报告指出,阿富汗的儿童(31.7%)、妇女(26.8%)、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0.5%)、老年人(5.4%)以及残疾人户主(9.8%)是主要脆弱群体,自然灾害、武装冲突和人权问题使他们的生活困境加剧。过去三个月内,自然灾害是导致境内流离失所者数量攀升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加剧了妇女等其他弱势群体的生活困境。
最近,截至8月初,联合国难民署已向阿富汗228,106人提供现金援助,覆盖全国34个省,并为530,819人提供救济物资。特别关注含残障人士、儿童、老人、病人和女性户主的家庭,通过严格筛选,向这些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临时救助和现金支持。
倾听困境中的呼声
由于传统结构性歧视和行动限制,阿富汗的妇女和女童在获得基本服务和援助方面尤其面临多重经济挑战。今年5月,联合国难民署在对阿富汗境内25,270人进行需求评估后发现,24.9%的家庭由女性当家,55%的家庭至少有一名残障人士,女性占家庭成员的53.57%。摆在她们面前的是性别暴力依然严重,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许多妇女和女童在公共场所遭受歧视、骚扰和恐吓,严重限制了进入教育设施、市场、供水点、诊所和公共厕所等区域的自由。武装冲突和人权侵犯则带来了性命之忧。这些限制不仅影响了她们的基本生活,也加剧了心理压力和社会孤立。
由于缺乏就业机会和严重的经济困难,阿富汗的绝大多数家庭成员(尤其是妇女)面临巨大的精神和生活压力。68.6%的受访者从事非正规经济活动,60.6%处于失业状态,62.7%的人依赖亲属的经济支持,73%的家庭在过去三个月内需要食品援助,女性受访者的需求比例更高,达到76%,这表明女性的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
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许多家庭不得不借钱、出售资产,甚至陷入“人口贩卖”的风险;极度贫困迫使一些家庭采取有害的应对方式,如童工和童婚,严重影响了儿童,尤其是女童的安全。
面对这些挑战,联合国难民署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确保女性工作人员的充分参与,通过提供食品、健康服务、教育机会和保护措施,致力于改善阿富汗妇女和儿童,和其他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促进她们的经济独立与社会参与,减少性别暴力。
脆弱不是终点,更不是她的标签
哈迪亚(Hadia)是拥有三个孩子的难民母亲,几年前从邻国伊朗重返故乡阿富汗后,她和家人为生计为难。和许多母亲一样,身处贫困的乡村地区,工作机会少、被迫依靠借债度日成为新的困局。“当财务状况不佳,我们没法维系生活,更谈不上考虑孩子们的未来。很长时间了,我梦想靠自己重新立足。”
为此,联合国难民署支持阿富汗当地的妇女组织开启了养蜂人培训项目,并着重鼓励女性申请。不用远行,与亲人一起工作,收入前景清晰,这一方式在严苛的环境里仍然得到了各方的赞许。除了养蜂技术以外,如何制作蜂蜡、蜂胶也为更多难民女性赋能。擅养蜜蜂也为当地的果园的丰收带来间接收益,支撑更多母亲成为一家人生计的顶梁柱。“生活曾给我苦难,而劳动的机遇让我尝到了一点甜。”
以尊严重建新生
四十多年来,伊朗一直是世界上主要的难民接收国之一。自阿富汗危机爆发以来,伊朗作为邻国,接收了数以百万计阿富汗。这些家庭从战争中生还,却因身心创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父母被迫无业,孩子失学,陷入新的困境。伊朗不仅接纳了这些新抵达的流离失所者,还通过多种途径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面对巨大的需求,联合国难民署在伊朗扩大行动规模,为最脆弱的难民群体提供现金援助,覆盖20,028名流离失所者(4,415个家庭),总额达950,000美元。这些资金帮助难民灵活应对生活需求,维持基本生活条件,尊重了他们的尊严与选择权。
你施以援手,挽救的不仅是一条生命,而是隐藏在这条生命背后的一个个温暖的家庭。
在中国,联合国难民署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上线本项目以来,截至2024年8月27日,已通过易宝公益捐赠人民币784,572.38元。每份爱意都将支持更多阿富汗人在困境中勇敢自救,塑造更美好的未来。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
请使用当前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将页面发送至「微信」内打开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