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月捐人: 2025新年快乐! 过去的2024年,我们脚踏实地干了很多的事,每一件,都有你们的支持与参与,都在守护着历史的温度。在此,请接受我们真诚且由衷的感恩、致谢。 这一年,抗战老兵遗物博物馆(筹)里又增添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实物,衡阳1944故事展馆紧锣密鼓地筹建,几座大型纪念墓园在先辈走过的战场上平地而起,以网络为媒介大家共同见证着一场又一场感人的战争失散家庭的团圆……以人性出发,希望我们所做,能真切安抚亡者的灵魂,减轻生者的伤痛。 2025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我辈华胄,重任在肩。无数还未魂归故里的将士儿郎,和一段又一段依旧尘封在角落的个体故事、历史真相,需要我们加紧时间去行动。希望我们能在新的起点里,继续携手前行,为爱止戈。
英魂回家项目第一次在广东临海地域,揭阳市地都镇,修缮落成一座狮尾山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七百抗战亡灵有了安息之地。 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80周年之际,在云南举行为期4天3晚的“为爱止戈·和平之旅”联合发起人年会暨重返怒江防线活动。300多人深入滇西抗战遗迹,重返松山战场,缅怀英烈,追忆历史。
700余人齐聚昆明,参加为爱止戈举办的“重返滇缅战场·讲好云南故事”大型公益讲座,聆听那段80年前几乎被遗忘的历史。 以台儿庄战役阵亡通知书为英魂的载体,从收集、展陈,到寻亲、归家,再到安葬,云中明异乡漂泊85年终得魂归故里。我们前后收集100余份台儿庄战役将士阵亡通知书,79份有名有姓,我们从未停止为他们寻亲。
“跨越时空的悼念”全国性清明祭拜活动迎来它的第十年。半个月的时间里,10省29个团队,4430人次志愿者在128个抗战陵园、纪念碑和墓地举行了128场抗战阵亡将士祭奠仪式。
寻亲项目组开展安徽抗战遗址调研,在潜山、池州等地找到散葬的20多个抗战将士墓碑。最先找到家人的,是川军连长钟子方。其94岁的儿子在机场亲手接过爸爸的遗骸,带他回到出生的地方,重庆万家场。
举办“为爱止戈 · 全国志愿者交流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参与。此次会议为各团队、合作伙伴及志愿者提供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我们帮助一位师长找到了他的儿子。江西武宁县梅溪村山脚下,197师师长丁炳权墓被当地村民守护了84年。刚从鬼门关走过一遭的89岁的儿子,带上母亲的遗像,坐着轮椅来到墓前,第一次祭拜父亲。
清明的安徽之行开花结果,火热的盛夏邂逅几场久违的团圆——以满山映山红作陪的抗日川军黄里林,战场边孤眠86年后迁葬万州故里;花亭湖边的营长李日华,首次迎来永州后人的祭拜;梁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46座桂系将士碑,得到一场3个家庭的集体拜祭。
衡阳市区五桂岭图书馆工地前的5天作业,最终出土遗骸56具。这是今年关于衡阳遗骸收殓的第3次行动。此前的2次,英魂回家项目组为张家山遗址公园施工中抢救性发掘出的8具破损严重的骸骨做DNA采样,在衡阳会战外围战场6处疑似阵亡将士墓地搜寻到骸骨3具。
举办“重返战场——寻找先辈的历史与荣光”主题讲座。
确定衡阳展馆选址,衡阳1944文旅小镇为我们提供一栋1400平方米大楼,展陈衡阳保卫战的故事和实物。 为爱止戈发起人孙春龙前往美国,在亚特兰大、波士顿等地开展3场《寻找Jimmie——为爱止戈的荣光与梦想》专题讲座。
垭门关抗日纪念墓园在湖南慈利落成,16位牺牲于常德会战外围战场的将士遗骸入陵安葬。这是张家界市第一个抗战纪念园、第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英魂回家项目捐资100余万元,当地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参与、支持,金慈街垭门关村合作参与,历时半年共同建成这座墓园。
百岁台湾老兵唐藩松返乡6天5夜的探亲之旅,受到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唐老兄弟姊妹的后代共50多家百来位后人齐聚浏阳老家,欢迎唐老自17岁抗战出征82年后的首次回家。
《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入选主题为“用记忆触摸历史”的第十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年度项目大展”。
作品《迟到85年的阵亡通知书》纪录片获得2024中国公益映像节公益组织优秀作品奖。
十四子抗战文化纪念园在河南泌阳落成。这是英魂回家项目在河南落成的第一座抗战纪念园,它不仅代表着十四子的荣耀,也代表着河南这片土地,和河南人民对抗战所做的贡献。
— TO LOVE NOT WAR —
由全国1000位捐助者共同发起,致力于倡导和平与爱的公益矩阵,拥有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长沙县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等公益机构和美斯乐(深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社会企业;
发起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英魂回家、寻找战争失踪者、想学中文的孩子等公益项目,以及倡导和平与爱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开发、重返战场私人定制旅行、止戈和平音乐节等影响力项目。 秀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