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2025-02-19
为爱止戈【月捐人】2024年11月进展


项目简讯

01

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项目

11月份,项目组收集抗战老兵实物100件;收集和整理衡阳保卫战专题老兵故事377个;收集抗战回忆录72份、相关书籍2册、衡阳保卫战日军士兵口述资料17份;为423位老兵建立档案资料、收集与校对阵亡将士名录998个;收集整理衡阳保卫战相关报纸1000份、报纸照片共计6000余张、抗战历史照片及老兵照片79张;田野调查启动唐海辉结项工作,完成张惠霞签约审核。

02

让每位抗战英魂回家项目

11月份,项目组开展浏阳蕉溪抗战阵亡将士遗骸收殓活动;江苏南通周张华、陕西周至龙振海2位逝世抗战老兵墓地修缮竣工;湘殇墓园一期工程修缮工作持续稳定推进;泌阳十四子抗战文化园即将竣工落成。

03

寻找战争失踪者项目

11月份,项目组共收集到寻亲信息89条,共处理条119新的寻亲信息,为2个家庭寻亲成功,邮寄寻亲回函139封。在台湾忠烈祠查询核对了14条信息,部分查询结果还未反馈,向退辅会发函查询1位老兵信息。




01


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


故事与实物收集

11月,项目组以衡阳展馆建设为重点工作,开展前期内容储备和梳理,不断完善布展方案。收集和整理衡阳保卫战专题老兵故事377个;收集抗战回忆录72份、相关书籍2册、衡阳保卫战日军士兵口述资料17份;为423位老兵建立档案资料、收集与校对阵亡将士名录998个;收集整理衡阳保卫战相关报纸1000份、报纸照片共计6000余张,抗战历史照片及老兵照片79张。


本月共收集到实物100件。重点收集各地衡阳保卫战老兵实物,包括老兵家属捐赠的老兵身份证、手稿、抗战时期老物件,同时还征集到飞虎队手电和锦旗、远征军油印口语手册、弹药箱等物件。


其中,马如龙老兵的遗物让我们颇为触动。1942年,16岁的四川娃子马如龙被抓壮丁,后被编到第10军当了一名理发兵。1944年6月23日,衡阳保卫战打响,那天他挑着剃头挑子到了军营门口,可再没有一个人来理发,于是,没事可干的他走上了战场。在五桂岭,他屁股被子弹打穿,伤愈后重返战场,接着,他腿部被刺刀刺伤,右眼被弹片擦伤后失明。衡阳失守后,他被俘,后和战友逃离,到郴州临武上横村结婚生子。


逃亡路上,他一直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在部队装理发工具用的藤条篮子,二是他当兵前师傅送给他的一套理发时掏耳朵用的工具和装这些工具的竹筒子。几十年来,他一直靠老本行补贴家用,经常拎着这个篮子和竹筒子去给人理发。他交代过孩子,他去世之后,其他所有东西都可以扔,就是这个篮子不能扔。


马老的儿子把父亲的这两样遗物,还有他生前使用过的理发工具、和四川老家亲人的信件、身份证、记事本等物件,全部捐给了我们。他们说,父亲晚年有两大心愿,一是回衡阳,看看当年的战场,看看那被炸掉的铁路桥,看看那些死去的战友;二是再回一次四川老家,看看牵挂一辈子的亲人。遗憾的是,老人两个心愿都没有完成。


马如龙老兵的藤条篮子和掏耳朵工具

志愿者和马如龙老兵儿子【前排两位】的捐赠合影


项目组前往湖南郴州、云南昆明收集老兵物件,其中包括衡阳保卫战老兵段定禄、李长鸿的遗物,不久前刚去世的童宗灿老兵的小号、身份证等遗物。

在郴州收集李长鸿老兵遗物

在昆明收集童宗灿老兵遗物


各地志愿者积极帮忙收集老兵实物。 其中,郴州志愿者收集到李孝芝老兵的回忆录手稿、生前使用过的烟斗、饭盒、衡阳保卫战锦旗(衡阳志愿者赠)等物件,以及吴昭成老兵的身份证、在烟壳纸上写的药方手稿等实物;来宾志愿者收集到蔡正鸿老兵的眼镜及从部队带回的饭盒。老兵子女对捐赠一事非常重视,捐赠当日回到家中举行捐赠仪式,志愿者对其子女进行了访谈拍摄。


志愿者和李孝芝老兵家属的捐赠合影

志愿者收集到的吴昭成老兵实物

志愿者和蔡正鸿老兵家属的捐赠合影

资助田野调查者

项目结项和签约进程:唐海辉结项工作已开始,张惠霞本月已完成签约审核。


项目进展:

周启顺整理了自1943年4月始,鄂西会战中日寇入侵渔洋关时的相关档案,共13件。联系上了常德会战资深研究者李万茂,得到了他提供的中日仁和坪战役的大量史料及研究成果。 


罗威于衡阳祁东县发现一位抗日义民李良孝墓碑,据采访村民了解,李良孝当时趁日军夜间休息,手持砍柴刀砍杀两名日军,未发现二楼还有日军,被日军追杀击毙,2002年,其后人为其修墓碑。

发现一位抗日阵亡将士陈炳炽照片,陈炳炽为目前发现的南岳忠烈祠附属阵亡将士墓中唯一一位少校级别。

走访衡阳保卫战外围战场高岭,于山下偶遇村民后得知该高地数十年前曾有子弹等遗留物,进一步确认该战场遗址的准确位置;走访娄底双峰的衡阳保卫战李云医官墓地;发现衡阳保卫战援军194师师部驻地伊山寺遗址的遗留青砖。



郑新忠前往东北看望健在老兵和家属以后,将所思所想进行日记整理,该日记将收藏于老兵故事馆。



郭辉在本月查找提供了34份《每日新报》电子版,里面有日军视角下的衡阳保卫战相关情况。


张惠霞完成了油井淳一郎所著的《NHK档案(Archives)战争证言-徒劳无功的2千公里行军》一文的翻译,共计19475字。


张鸿鹏完成了《远藤三郎的对苏作战理论及行动》论述,共计2万余字。



任小玫追溯远征军老兵陈凯生平的项目已接近尾声,系统的进行了编辑整理,提交全部资料为100页。


钟云鹏去广州国家档案馆查询广州受降仪式、孙立人将军、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墓的相关档案文献,查到了接近20份文件并拷贝;统筹了11月10日常德会战殉国将军孙明瑾雕塑落成的相关流程和仪式;寻找陈飞龙墓地相关事宜。


02


让每位抗战英魂回家

遗骸收殓

浏阳蕉溪抗战阵亡将士遗骸收殓

11月4日,项目组与湖南老兵之家志愿者团队共同前往浏阳蕉溪,开展抗战阵亡将士遗骸的收殓活动。


据志愿者介绍,当地这座英雄墓地是由他爷爷修建的。当年,爷爷将阵亡于此的将士遗体收殓并妥善安葬,教导后人要铭记他们的牺牲。几十年来,后代们始终坚守着这份承诺,从未间断过扫墓行动,以此表达对英雄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活动当天,在进行完简单而庄重的祭拜仪式之后,项目组调来挖掘机,对墓地开展了细致的发掘工作。然而,由于遗骸埋葬时间太过久远,加之自然环境的侵蚀,并未找到阵亡将士遗骸。他们或许早已与曾拼死守护的高山融为一体,成为这片土地的一部分。


尽管如此,我们不放弃对这段历史的铭记与传承,并计划在此处为抗战阵亡将士修墓立碑,以供后人前来祭拜和缅怀。

老兵墓地修缮

为归队老兵修墓立碑

周张华,1921年3月生于江苏南通。1939年与时任江苏省保安六路指挥部特务团上校副团长周文树结为夫妻,婚后一直随军在部队做后勤宣传工作,抗战胜利后夫妻二人离开部队经商为生,后回男方湖南老家汨罗高家坊镇永安村定居至今。丈夫早逝后,周张华与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在深山之中默默承受着世人的误解与歧视。儿子一生未婚未育,用全部的爱与责任守护着母亲。2024年1月24日,周张华老兵归队,享年103岁。2024年11月26日,在施工人员的紧张施工后,周张华老兵墓地顺利竣工。


(周张华墓

龙振海,1924年4月生于陕西周至九峰镇。1939年入伍,被分配到西大仓担任守卫;1942年离开原部队后二次入伍,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38军担任连重机枪手。随部队先后在陕西、山西以及河南一带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被遣散回乡。2023年3月29日,龙振海老兵归队,享年99岁。2024年11月11日,龙振海老兵墓地竣工。


(龙振海墓

公墓修缮

湘殇墓园修建进展

11月份,湘殇墓园的修缮工作持续稳定推进,各项施工任务均按计划有序开展。月初,经过两个月紧急制作的850个骨灰坛按时送达辰溪县。同时,墓园四周的挡土墙建设也在稳步进行中。


在湘殇墓园的纪念碑广场上,六层圆弧台阶已经平整完成,圆弧整体结构稳固,线条流畅,815位伤重殉国将士的安葬区域也初具规模,呈现出庄严而肃穆的氛围。月中下旬,湖南地区出现了急剧降温与多雨的天气情况,对墓园的修缮进度造成一定影响。


12月墓园修缮重点工程为815个葬坑的挖掘与修缮,项目将全力以赴施工,让伤重殉国将士得以早日安葬。


泌阳十四子抗战文化园修建进展

在河南省河南村,历时5个月修建的泌阳十四子抗战纪念园即将竣工落成,主题园为纪念豫鄂边区游击挺进军第七纵队一支队二大队三班十四名士兵而修建。其地理位置优越,毗邻许广高速公路、淮信线以及030县道,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得前往纪念园变得便利。


纪念园以村史馆为依托,分东西两个区域设计,园区包括抗战纪念石、胜利亭、广场、景观树池、抗战书林等设施。8月份,施工团队依照设计图纸以一比一比例还原搭建抗战胜利亭、修建景观树池并在树池内种符合当地气候的绿植植被。9月至10月份,项目重点进行抗战书林和碑石文字的雕刻事宜,我们深知这些文字所承载的重量,每一笔每一划都力求精准无误,以充分展现那段历史的真实与厚重。11月份为项目施工收尾阶段,施工团队先后完成地面铺装与石刻安装事宜,勒碑石以铭记忠烈之士的姓名与光辉事迹。


这是项目在河南落成的第一座抗战纪念园,它不仅代表着十四子的荣耀,也代表着河南这片土地,和河南人民对抗战所做的贡献。




03


寻找战争失踪者

寻亲信息收集与处理

11月份,项目组共收集到寻亲信息89条,共处理119条寻亲信息,为2个家庭寻亲成功,邮寄寻亲回函139封。


在两岸寻亲中,在台湾忠烈祠查询核对了14条信息,部分查询结果还未反馈,向退辅会发函查询1位老兵信息。

项目进展

唐潘松返乡探亲活动

10月底至11月初,百岁台湾老兵唐藩松返乡6天5夜的探亲之旅,受到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唐老亲兄弟姊妹的后代共50多家百来位后人齐聚浏阳老家,欢迎唐老自17岁抗战出征82年后的首次回家。


第一天,老兵祭祖。因为有三十多年前从台湾寄回的修墓钱,唐老四个长辈的墓地如今都保存得很好。他为祖父祖母、父亲母亲亲手写下四篇祭文,于墓前焚之。母亲墓地祭拜过后,唐老留连着向着坟头挥手:“有生之年再来看妈妈!”


第二天,老兵百岁宴。借回乡之机为老兵提前几个月祝期颐之寿,是后人的心意。上午,一行人带着老兵前往生长过的老屋走走。老屋虽已拆除,房子周围原先有几口塘、水井在什么地方,老兵依旧记忆清晰。寿宴席上,唐藩松一一品尝浏阳蒸菜,感受着亲人、当地乡民、志愿者们送上的祝福。


作别浏阳亲友后,唐老在长沙停留两天,到唐人万寿园抗战主题园祭拜逝世抗战老兵战友、参观抗战老兵遗物博物馆(筹)、拜访同出于60师的94岁战友罗华松、在杜甫江阁看湘江北去……


在11月4日清晨的黄花机场,老兵以一碗长沙米粉告别家乡,亲人们在酒店或机场与老兵一一拥抱告别,希望就如老兵向我们挥手时的告别:“我们后会有期!”



线下走访忠烈祠

9月底志愿者王清萍在走访唐藩松老兵时,得知老兵有一个哥哥唐中胜在抗战中阵亡,部队番号为57师,后在忠烈祠查询到,确有一位湖南浏阳籍唐中胜:唐中胜,湖南浏阳人,57师342团8连一等兵,1939年4月阵亡于江西。


11月23日,老兵在台湾志愿者的陪同下前往忠烈祠进行祭拜,并宣读了精心准备的写给哥哥的祭文。祭文中提到唐中胜于1938年秋入伍参军,曾经写过一封信回来告知其部队番号,并关怀家人近况,但此后再无音讯。唐藩松老兵参军以后也多次打听哥哥下落无果。最终在志愿者的协助下查到唐中胜在忠烈祠的牌位信息,籍贯与部队番号基本一致,才知哥哥在1939年已以身殉国,得知这一消息后,老兵悲喜交加。


与此同时,志愿者在抗战阵亡将士余连喜后人的委托下在忠烈祠查询确认并代为祭拜。余家两兄弟外出参军未归,家中仅收到一份阵亡通知,只知余连喜参加过台儿庄战役。项目组在滇军阵亡将士名录和台湾忠烈祠阵亡将士名录中均查到了余连喜的记录,忠烈祠的同名记录信息能够一一对应。后人得知他的消息后,委托台湾志愿者王清萍在忠烈祠代为祭拜,并向先人代为转达家人近况。



单本贵墓碑寻亲

11月初,来自浙江的一位网友提供了一块墓碑信息:“河北省永年县人,现年三十七岁,陆军第七九师二三七团二营六连阵亡连长单本贵墓民国三十三年七月一日全体官兵敬立”。


项目组随即对外展开寻亲,在发布启事一个多星期后,永年区传来寻亲成功的消息。当地政府收到该则寻亲信息后,立即在当地进行排查寻找,最终锁定了一个单姓村庄,在多个单本贵中确定了其中一位就是正在寻找的单本贵。一家三兄弟,最小的弟弟外出参军未归,再无音讯。亲人希望单本贵能迁葬回家乡。




为爱止戈公益成果数据墙

截至2024年11月30日:

抗战老兵遗物博物馆(筹)累计接待超10000人次参观;

收集抗战老兵故事及回忆录3223份;

收集老兵实物和战争见证物3694件;

寻找并收殓抗战阵亡将士遗骸1510具;

修建修缮抗战纪念设施140座;

举行跨越时空的悼念活动350次;

收集寻亲有效信息名单21053条;

帮助336个家庭寻亲成功。





互动问答

尊敬的“为爱止戈月捐人“以及捐赠人,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在捐赠过程中,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欢迎向我们提出。


http://lxi.me/2qm1o 

「联系我们 | 捐赠人反馈意见收集表」





关于为爱止戈

— TO LOVE NOT WAR —


由全国1000多位捐助者共同发起,致力于倡导和平与爱的公益矩阵,拥有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长沙县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等公益机构和美斯乐(深圳)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等社会企业;


发起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英魂回家、寻找战争失踪者、想学中文的孩子等公益项目,以及倡导和平与爱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开发、重返战场私人定制旅行、止戈和平音乐节等影响力项目。



—     点击链接参与为爱止戈月捐人计划     


https://lxi.me/2koXyP

微信号|17775827409

添加客服微信




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