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2024-08-14
为爱止戈【月捐人】2024年6月进展


项目简讯

01

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项目

6月份,项目组收集抗战老兵实物198件;收集老兵故事42个;整理老兵档案800个、英烈档案62个;收集整理抗战历史照片341张、老兵照片865张、抗战英烈证明54张;收集整理老兵回忆录46篇,抗战口述12篇。田野调查完成胡博结项工作,启动张青松结项工作,罗威签约审核;故事馆日常接待16批次。

02

让每位抗战英魂回家项目

6月份,项目组在衡阳保卫战外围战场收殓阵亡战士遗骸3具,举办纪念衡阳保卫战80周年暨抗战老兵重返战场活动;郴州曹绍德、湖北李远仁抗战老兵墓地修缮竣工,郴州王飞黄、岳阳周张华、甘肃后文明老兵墓地修缮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修建慈利垭门关抗战纪念墓园,泌阳十四子抗战文化园;召开湘殇墓园设计、预算专题会议;“走进三湘抗战峥嵘岁月”传承抗战文化项目圆满完成。

03

寻找战争失踪者项目

6月份,项目组共收集到寻亲信息111条,共处理237条寻亲信息,为1个家庭寻亲成功。在两岸寻亲中,在退辅会查询核对了11位台湾老兵的信息,比对上4位,在忠烈祠查询核对了51位英烈的信息,比对上6位。




01


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


故事与实物收集

6月份,项目组前往湖南永州、广西、陕西等地,收集老兵故事及抗战实物。按照计划完成以衡阳保卫战、抗联为主的专题故事收集42个;整理抗战老兵档案800个、英烈档案62个;收集整理抗战历史照片341张、老兵照片865张、抗战英烈证明54张;收集整理老兵回忆录46篇,抗战口述12篇。


本月共收集到实物198件。其中,收集到远征军老兵唐孟龙在抗战时期使用过的军用刺刀、煤油灯、铁盒、水杯等物件26件。


唐孟龙自幼习武,14岁考入航空特务旅,后加入11集团军,成为宋希濂的贴身卫士,跟随宋希濂一路南征北战,参加滇西大反攻。今年5月,他的女儿唐之杰参加了我们组织的“带着爸爸去远征”重返战场活动,拄着拐杖重返父亲当年浴血奋战的滇西战场,边走边落泪。回来后,她把父亲的遗物捐给故事馆。

唐之杰将父亲的刺刀捐给故事馆


广西、陕西、湖南等地的志愿者在当地积极为故事馆收集实物。广西梧州志愿者收集到老兵刘贵培于1945年写的桂林保卫战回忆手稿1份。


1944年桂林保卫战爆发时,刘贵培在31军担任话务兵,在桂林孔明洞执行任务时险些被炸死,随军撤退时差点踩中地雷,后不幸被俘,和战友用铁片偷偷锯断木窗栅栏逃跑。之后,他写成了《桂林城防战的经过略说》。


这份手稿,在特殊年代里被藏在墙里保存下来,原有六页,如今还剩四页,对于我们也是弥足珍贵的记忆。


(刘梓林将父亲刘贵培回忆手稿捐给故事馆)

陕西志愿者收集到的王望德老兵遗物

展馆运营

日常接待运营

6月份,老兵故事馆共接待参观16批次。


12日,李幼鹏携家人从加拿大专程来到故事馆,捐赠其父亲在抗战时期驾驶轰炸机时所佩戴的珍贵手套。这双手套承载着一位英勇战士的热血与奉献,也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李幼鹏父亲于 1949 年撤往台湾,当时年仅两岁的他被留在了大陆。再次见到父亲时,他已35岁。



22日,老兵回家故事馆迎来三十几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他们为参加“衡阳 1944·援军已到”重返战场主题活动而来,齐聚故事馆进行参观。

资助田野调查者

项目结项和签约进程:完成胡博项目结项资料审核和结项工作,启动张青松结项工作,完成罗威签约审核。


项目进展:

任小玫完成陈顺清老兵现存录音带的中文整理工作,获取5份远征军书籍资料的电子版本。


(其女儿找到的老照片,中间为陈顺清)


周启顺获得了关于1943年日军两度入侵渔洋关相关经过的原始资料,将原始录音资料按照镇、村、人的标准进行初步分类,并在此过程中剔除已经损坏的资料。目前,已经整理提交了富裕村、仁和坪村、升子坪、杨家淌、杨柳池村5个村共99位村民的口述材料。材料里包含录音、照片、视频、文档记录等。


陈百坤)


张鸿鹏完成远藤三郎与热河作战的文稿,全文1万余字。文稿详尽介绍了热河占领的战略性、远藤三郎的“热河作战计划”、山海关事件、远藤三郎与灤东、关内行动及北京政变计划等内容。除此之外,他整理并提供200多页关于远藤三郎日记的资料。


02


让每位抗战英魂回家

遗骸收殓

衡阳保卫战外围战场遗骸收殓

6月份,项目组联合衡阳当地相关部门、历史学者、志愿者团队等多方力量,共同开展遗骸收殓行动。


在衡阳县杉桥镇的一个小村落,一直流传着一个村民捐棺葬英雄的故事,通过前期走访,确认了当年捐赠抗战英雄棺木的后人,并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这位阵亡将士的遗骸。


经过四天的努力,项目组成功发掘了6处疑似阵亡将士墓地,并收殓3具遗骸,为其中2具采样。后续,做DNA鉴定寻亲,并联合当地政府修建一处纪念设施,将散落在衡阳周边的阵亡将士遗骸统一收殓安葬于此。


老兵墓地修缮

为逝世老兵修墓立碑

本月,经过多方努力和细致施工,郴州曹绍德、湖北李远仁老兵墓地已修缮完成。郴州王飞黄、岳阳周张华、甘肃后文明老兵墓地修缮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竣工指日可待。


(曹绍德

(李远仁

公墓修缮

慈利垭门关抗战纪念墓园修建进展

2022 年 11 月-2023 年 12 月,在慈利县政府支持下,英魂回家项目组联合慈利关爱抗战老兵志愿团队先后 2 次在慈利 4 处战场遗址地起殓 16 具抗战阵亡将士遗骸。


我们为每具收殓的骸骨提取 DNA 检测样本,作 DNA 比对寻亲,成功为2位无名阵亡将士找到亲人,这也是项目数千样本中,首次通过DNA盲测寻亲成功的案例。


为让为国捐躯的抗日阵亡将士早日得到厚葬,慈利县政府与公益组织决定在垭门关村修建“慈利垭门关抗战纪念墓园”,合葬抗战阵亡将士遗骸。2024 年 1 月,墓园正式破土动工,墓园总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由纪念广场、纪念碑、墓园、牌坊等纪念建筑物组成。目前纪念广场、步道、绿化带已修建完工,纪念碑、阵亡将士合葬墓主体修建完成,剩碑体文字、浮雕刻制、安装工序待推进。


泌阳十四子抗战文化园修建进展

临近河南省铜山风景名胜区不远处名为河南村的村落,在抗战时期积极贡献有生力量,组建了一支14人的本土抗日队伍,加入豫鄂边区游击挺进军第七纵队抗战。这支14人的抗日队伍,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泌阳十四子。志愿者通过老兵留下的名单,分析发现它可能是抗战中保存和记录最完整、最详细的作战序列信息之一。


经线下走访后,公益团队结合豫鄂边区游击挺进军第七纵队作战经历及十四子抗战名单信息,在马谷田镇河南村设计规划修建一座抗战纪念园。纪念园以村史馆为依托,分东西两个区域设计。


目前,纪念园已启动修缮,力争将纪念园修建成一座以抗战纪念元素为依托,融入当地自然风光,具有爱国教育功能的基地。

湘殇墓园设计、预算专题会议召开

湘殇墓园位于辰溪县石碧乡洞上垴村枣子林,原址在抗战时期曾是伤兵医院,为安葬在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湘西会战等大小战役中因伤而亡的伤兵。2018年伤兵遗骸收殓工作正式启动,先后4年6次行动,收殓815具伤兵遗骸。


本月,湘殇墓园项目设计、预算工作专题会议在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召开,机构与设计院双方就项目设计细节与预算调整内容进行交流确认。墓园建设即将启动,将成为项目规模、体量最大的抗战实体纪念设施。


纪念活动

纪念衡阳保卫战80周年重返战场活动

来自全国各地的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后代、抗战历史爱好者与衡阳市各公益组织代表百余人在岳屏山衡阳抗战纪念城碑塔之下隆重祭奠抗战阵亡将士。本次活动特邀了两位在衡阳保卫战中幸存的百岁老兵,第十军三师101岁老兵黎威权,99岁老兵吴文次。


祭奠典礼现场,两位老兵撞响47声“和平钟”,寓意17000余孤军守城47天的悲壮经历和对阵亡战友的深切怀念。下午,老兵与抗战历史爱好者一行前往衡阳保卫战纪念馆—陆家新屋参观学习活动。


在南岳忠烈祠里,两位百岁老兵凭吊当年并肩战斗的袍泽弟兄。


“1944·援军明日到达”拍摄基地里,他们以亲历者的身份反复强调阵亡战场战友们的付出,希望他们的牺牲得到后代的尊重与认可。


公益创投

“走进三湘抗战峥嵘岁月”传承抗战文化项目

2023 年,中心以“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文化”为主题,重点立足湖湘抗战历史和实际,开发设计“走进三湘抗战峥嵘岁月”传承抗战文化项目,三湘项目积极申报并成功入选长沙市慈善总会2023年度公益创投“创益合伙人计划”项目。


项目在6个月执行周期内,先后在元旦和新春及老兵生日送去 24 次老兵关怀致敬,在长沙县、隆回县、慈利县开展 5次遗址调研活动,清明节在岳麓山、唐人万寿园开展 2 场清明祭拜活动,项目传播声量达到百万次。


本月项目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市慈善总会评估验收,今后项目将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分析、总结与迭代,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为抗战历史文化传承,老兵关怀提供更精细、专业的服务。



03


寻找战争失踪者

寻亲信息收集与处理

6月份,项目组共收集到寻亲信息111条,共处理237条寻亲信息,为1个家庭寻亲成功。


在两岸寻亲中,在退辅会查询核对了11位台湾老兵的信息,在忠烈祠查询核对了51位英烈的信息,比对上6位。

项目进展

野寨中学寻亲

在安徽野寨中学内有一座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共有985名原176师抗战阵亡将士安葬于此。


1942年,经倡议,安徽、湖北两省12县民众集资修建野寨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收集在历次战役中176师阵亡将士遗骸。历经80余年,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保存完好。经野寨中学多方查找,最终找到61名有姓名和籍贯的阵亡将士名录,大多为广西人,其中有1位已经确认找到家人。


本月,项目组对外发布野寨中学系列寻亲,抗战阵亡将士蔡秀山的疑似后人联系我们,但家人只知道其外出参军未归,还需进一步走访确认。




寻找王建书烈士安葬地

“王尽书,贵州望谟人,1969年牺牲于四川张家湾,想要寻找烈士的安葬地在哪里。”烈士亲人联系我们,并提供已知信息。


项目组通过检索达县烈士陵园,在陵园官网找到烈士的记录。随即,工作人员将此信息发给寻亲人,并确认是否是其亲人。经确认后,寻亲人通过提供的陵园联系方式,最终确认并找到了烈士的墓碑。


筹备梁园祭拜活动

安徽省肥东县梁园镇在抗战时期曾多次遭遇日军侵袭,驻军多次抵御,战后将400名阵亡将士掩葬于梁园北头岗,并逐个立碑。之后,陵园重新修缮,将收集到的部分墓碑放置于陵园中。


4月项目组前往陵园走访,并收集到56个抗战阵亡将士墓碑寻亲,通过对外发布系列寻亲,截至6月份确认找到4位抗战阵亡将士的亲人,遗憾的是,这4位阵亡将士只有一位留下了直系后代。下月,项目组将与广西志愿团队一同,带着这些阵亡将士的后人前往梁园完成迟到80余年的祭拜。






互动问答

尊敬的“为爱止戈月捐人“以及捐赠人,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在捐赠过程中,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欢迎向我们提出。


http://lxi.me/2qm1o 

「联系我们 | 捐赠人反馈意见收集表」







关于为爱止戈

— TO LOVE NOT WAR —


由全国1000多位捐助者共同发起,致力于倡导和平与爱的公益矩阵,拥有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长沙县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等公益机构和美斯乐(深圳)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等社会企业;


发起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英魂回家、寻找战争失踪者、想学中文的孩子等公益项目,以及倡导和平与爱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开发、重返战场私人定制旅行、止戈和平音乐节等影响力项目。





—     点击链接参与为爱止戈月捐人计划     


http://lxi.me/ggpmg









微信号|zhigexiaoliu

扫码支持我们




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