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讯
01
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项目
3月份,项目组收集抗战老兵实物20件;收集老兵故事65个;整理老兵档案260个、英烈档案26个;收集整理抗战历史照片341张、老兵照片267张、抗战英烈证明15张;跟进钟云鹏、李春锋老师结项工作,与钟云鹏、任小玫、周启顺、张鸿鹏、周星林等老师签订2024年田野调查者协议;故事馆日常接待10批次;组织“重返滇缅战场·讲好云南故事”大型公益讲座。
02
让每位抗战英魂回家项目
3月份,项目组前往西山寨抗战遗址调研;梁松云、郭圣正抗战老兵和云中明抗战英烈墓地修缮竣工;刘学海、徐自美、周正涛、后文明、贾均琪、王望德等墓地修缮工作筹备中;慈利垭门关抗日纪念墓园修缮总体工程完成80%;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组织清明“跨越时空的悼念”祭拜主场活动。
03
寻找战争失踪者项目
3月份,项目组共收集到寻亲信息179条,共处理108条寻亲信息,为2个家庭寻亲成功。在两岸寻亲中,在退辅会查询核对了11位台湾老兵的信息,比对上2位,在忠烈祠查询核对了14位英烈的信息,比对上2位。
01
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
故事与实物收集
3月份,项目组前往郑州、平顶山、成都、岳阳、永州、泰北美斯乐等地,收集老兵故事及抗战实物。按照计划完成江桥抗战、六十军、忻口战役/八路军军医回忆录等专题故事收集65个;整理抗战老兵档案260个、英烈档案26个;收集整理抗战历史照片341张、老兵照片267张、抗战英烈证明15张。
(去河南平顶山采访老兵王良灿)
(在岳阳采访志愿者及抗战女兵彭粹华)
本月共收集到实物20件。其中,联合发起人李沐春老师特意来到故事馆捐赠实物。李老师是中国驻印军翻译官李则夷的后代,此次捐赠物品,包括李则夷的回忆录《印度三年》,以及李沐春老师收藏的日军枪刺和两顶头盔,其中有一顶日军的头盔上,还可以看到四个字:反对战争。
项目组前往郑州、成都与战争文物收藏家对接,与平江红色文物博物馆沟通藏品合作事宜。
(李沐春捐赠老兵实物,头盔上写着“反对战争”)
(在河南郑州收集到的阵亡将士荣哀状)
(在成都进行抗战实物调研)
展馆运营
日常接待运营
3月份,老兵故事馆共接待参观10批次。
长沙县特立中学 40 名初二学生及家长组团前来参馆,让孩子们了解抗战老兵事迹,感受先辈无畏付出。
资助田野调查者
项目结项:完成钟云鹏项目结项资料整理审核,启动李春锋结项工作。
合作人选:现暂确定2024田野调查者为钟云鹏、任小玫、周启顺、张鸿鹏、周星林老师,合作对象正持续挖掘中。
项目进展:
裴源老师随广西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团队组团前往安徽潜山祭扫抗战烈士,就景忠陵园和野寨中学的历史撰稿一篇。
胡博老师梳理完成荣誉第一师抗战简史宜昌攻守部分内容,细节详实。附有参加宜昌作战的荣誉第一师、荣誉第一师师长李弥、荣誉第一师副师长汪波、荣誉第一师参谋长周藩历史照片。
李宣钊老师整理编辑日军战史《打通粤汉线南部作战计划》、《支那驻屯军步兵第三联队第十中队史》、《驻屯步兵第三联队麒麟峰战斗详报》译文。
张青松老师向团结出版社提交选题,预计出一本25万字的战史类书籍《碧血丹心,抗战中的华侨雄鹰》,计划收录百位华侨飞行员事迹。同时撰有一篇文章讲述陈镇和从一名抗日球员到抗日战士蜕变的故事。
个性化活动
”重返滇缅战场·讲好云南故事”公益讲座
为纪念远征军滇西反攻胜利80周年,2024年3月2日,我们在云南省昆明市抗战胜利纪念堂,组织了主题为“重返滇缅战场 讲好云南故事”大型公益讲座。80多年前,为保家卫国,10万中国远征军从昆明出发;今天,众多老兵后代、学者、公益人士回到这里,回望历史,致上敬意。
此次讲座,共计有700余名报名者参加,5位演讲嘉宾为大家作分享,分别是来自福建的华侨大学教授、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名誉馆长林少川,滇缅战场田野调查学者戈叔亚,为爱止戈公益发起人孙春龙,长沙县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王海燕,导游尹朝臣。
02
让每位抗战英魂回家
遗址调研
西山寨抗战遗址调研
2024年3月6日,项目组深入隆回县西山寨抗战遗址进行调研。西山寨在抗战时期是重要战略据点,见证无数英勇将士的浴血奋战。
项目组沿着山间小路,逐一考察了战场遗址,包括战壕、掩体等军事设施,并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了解了更多关于抗战时期的故事。据当地村民口述记载,战斗过后数日,当地老百姓才敢上山收殓阵亡于此的将士遗骸,遗骸就地掩埋在战壕坑里。
此次调研不仅增强了项目组对西山寨战场遗址的了解,也为后续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老兵墓地修缮
为逝世老兵修墓立碑
3月,抗战英雄们的墓地修缮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在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下,娄底梁松云、湖北郭圣正两位抗战老兵和云南云中明抗战英烈的墓地已经完成修缮工作。
(梁松云)
(郭圣正)
(云中明)
同时,娄底刘学海、湖北徐自美、周正涛、甘肃后文明、陕西贾均琪、王望德等抗战英雄的墓地修缮工作也正在筹备中。
公墓修缮
慈利垭门关抗日纪念墓园修缮进展
目前,项目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80%。墓室、纪念牌主体浇筑,台阶及花池砖砌基础、地面铺装工程先后完成。种植土回填、栏杆及牌坊石材已陆续进场。
在陵园修建过程中,施工团队十分重视项目的安全和质量。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章确保施工过程安全的同时,注重还原各种战役历史细节,以期将陵园建成一座庄严肃穆、充满敬仰之情的纪念场所。
个性化活动
长沙唐人万寿陵园清明祭拜
清明“跨越时空的悼念”之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祭拜抗战英雄主场活动于3月24日圆满举办。
松柏苍翠,陵园肃穆,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友们相聚长眠于此。在唐人万寿园抗战主题园纪念碑前,中小学生、老兵家属代表、民革代表向归队老兵鞠躬致敬,低头默哀,追思老兵的丰功伟绩。有序走到纪念碑敬献花束敬献花篮,告慰英雄忠魂。
作为甲辰年的首场祭拜活动,我们用最诚挚的缅怀和直观的抗战精神、抗战文化传承意义为全国各地活动的顺利开展作序。
03
寻找战争失踪者
寻亲信息收集与处理
3月份,项目组共收集到寻亲信息179条,共处理108条寻亲信息,为2个家庭寻亲成功。
在两岸寻亲中,在退辅会查询核对了11位台湾老兵的信息,比对上2位,在忠烈祠查询核对了14位英烈的信息,比对上2位。
项目进展
唐志明老兵后人返乡祭祖
3月28日,唐志明老兵子女和孙辈一行10人从云南芒市赶到湖南道县,回到了老兵的家乡,在唐氏祠堂进行祭拜。
唐志明17岁从军,后任新编33师97团排长,参加滇西大反攻,战争结束后留在云南芒市定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离世。老兵的子女承父愿一直在寻找湖南的家人。2023年末,我们通过两地志愿者的接力,半小时内为后代找到老兵家乡的亲人。
云中明台儿庄战役阵亡证书送还活动
3月24日,台儿庄战役阵亡将士云中明英烈的阵亡通知书正式送达亲人手中。当天上午,台儿庄战役时六十军军部副官处处长,后继任183师参谋长黄丽天将军之子黄绍民揭开红布,郑重宣读阵亡通知书的内容。并将其交至英烈亲人手中。与此同时,也通过寻亲回函给予云中锦、云中辉两位战争失踪者的亲人正式的寻亲反馈。
26日,云中明亲人4人和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台儿庄纪念馆祭拜并在阵亡地火石埠进行了取土仪式,第二日中午,在云中明英烈家乡的祖坟地进行了庄重的下葬和祭拜仪式。
云中明英烈阵亡近86周年后,终于以另一种形式回到了家乡。
寻找刘燕影老兵
刘燕影老兵祖籍为江苏泰兴,丈夫姜铁石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县仙人洞镇汤家沟。委托人姜仁东是姜铁石弟弟姜文斗的儿子,委托人偶然在网络上查询到刘燕影老兵的相关信息,双方家庭已经近80年没有联系,希望能联系到老兵,再续亲缘。
3月6日,江苏志愿者前往刘燕影老兵家中派送“三八‘妇女节致敬女兵活动礼金及礼包,并通过视频通话让双方实现“见面”,并最终确认双方确为亲属关系。
寻找郑板森烈士亲人
郑板森,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高山乡高山村人,志愿军烈士,安葬于山东潍坊烈士陵园。资料记载的名字为郑板森,墓碑上刻录的名字为郑柏森。
收到寻亲消息后,项目组立即将消息转发至永州志愿者协助寻找,当天便联系到了烈士的弟弟郑竹生。项目组向志愿者了解到,郑板森烈士为郑作民将军的侄子,烈士这一辈共有兄弟姊妹三人,现如今只有郑竹生一人在世。从与烈士弟弟聊天中得知,他们每年都会去潍坊烈士陵园祭拜烈士,由于年岁渐高,今年可能是最后一年进行祭拜。
互动问答
尊敬的“为爱止戈月捐人“以及捐赠人,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在捐赠过程中,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欢迎您向我们提出。
http://lxi.me/2qm1o
「联系我们 | 捐赠人反馈意见收集表」
关于为爱止戈
— TO LOVE NOT WAR —
由全国1000位捐助者共同发起,致力于倡导和平与爱的公益矩阵,拥有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长沙县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等公益机构和美斯乐(深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社会企业;
发起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英魂回家、寻找战争失踪者、想学中文的孩子等公益项目,以及倡导和平与爱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开发、重返战场私人定制旅行、止戈和平音乐节等影响力项目。
— 点击链接参与为爱止戈月捐人计划 —
微信号|WAZG-CC
扫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