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讯
01
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
5月,项目组收集抗战实物38件、抗战书籍224本,收集整理抗战回忆录48篇、老兵档案200个,与4位捐赠人前往湖南、安徽两地探访抗战老兵及遗属31位,收集到3位老兵遗物及1本回忆录;衡阳历史展馆持续完善展陈,新增1182张抗战将士照片上墙,增补3位衡阳保卫战士兵档案资料;展馆试运营接待2608人次参观。
02
让每位抗战英魂回家
5月,项目组在安徽潜山、平江县上塔市镇(第二期)共收殓阵亡将士遗骸179具,采样133具;完成抗战老兵肖汉勤、陈麒两处墓地的修缮工作;湘殇墓园修缮持续进行中,本月完成观景平台区、碉楼二层的混凝土施工与养护。
03
寻找战争失踪者
5月,项目组共收集到寻亲信息119条,共处理121条新的寻亲信息;在两岸寻亲中,在忠烈祠查询核对15位抗战阵亡将士的信息,有1位抗战阵亡将士籍贯信息能比对上,在退辅会发函查询核对7位老兵信息。
故事与实物收集
5月,项目组收集抗战实物38件、抗战书籍224本,收集整理抗战回忆录48篇、老兵档案200个。
其中,从各地收藏家手中收集到一批抗战实物,包括抗战时期医院医疗用除颤器等仪器、抗战时期德械师德国制测绘尺、电台耳机、美国陆军信号军留言本等。
(抗战时期医院医疗用除颤器等仪器)
(抗战时期电台耳机)
(美国陆军信号军留言本)
在衡阳历史展馆的老兵后代与志愿者接待中,我们也收集到一批老兵遗物与资料,包括傅荣武老兵的弹药箱、电报说明书制成的鞋样,谢寿高老兵的竹编框篮、编箩锹等。
(傅荣武老兵电报说明书做的鞋样)
项目组与4位捐赠人一起,前往湖南、安徽两地,探访抗战老兵及遗属31位,收集到3位老兵遗物及1本回忆录。
其中在蓝山拜访了抗战老兵74军通信兵郭树高,采集到郭老当年从军,以及家里四兄弟投身抗日的故事。
在道县抗战老兵杨逢钱的儿子手中,收集到杨逢钱当年遗留的抗战实物,包括一本负伤证明,一个臂章、一个肩章,作为第10军190师的老兵,他这一套遗物无比珍贵。
(探访抗战老兵郭树高)
(抗战老兵杨逢钱遗物)
展馆运营
5月,位于时光之城·衡阳1944的为爱止戈公益历史展馆持续完善展陈,新增1182张抗战将士照片上墙,增补3位衡阳保卫战士兵档案资料;展馆试运营接待2608人次参观。
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姚贵民92岁的儿媳及一众后代来馆参观。儿媳站在衡阳保卫战名录墙前,当“姚贵民”三个字撞进眼帘时,老人突然挺直佝偻的背,颤声喊出七十年前未喊的“爹啊”。英雄的儿子临终前曾以诗悼父:衡阳雁去无消息,独留青冢在人间。三代人对先辈的牵挂和找寻从未间断。后人们将饱含思念的家书捐赠给展馆,亲手放入士兵档案柜。
(姚贵民后人捐赠资料)
一位老人跨越千里,从浙江义乌坐了11个多小时火车,只为抵达这座父亲口中“刻骨铭心”的城市。他的父亲是衡阳保卫战的老兵傅荣武,而他带着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用电报说明书制成的鞋样,来到我们展馆。我们当即建档,将这份珍贵历史实物留存。那些不该被遗忘的英雄故事,需要被看见。
(傅荣武后人参观)
遗骸收殓
安徽潜山遗骸收殓
5月21日,项目组奔赴安徽潜山市龙潭乡万涧村、杜埠村以及黄铺镇云峰村,开展抗战阵亡将士遗骸收殓工作。据史料记载,1938年6月至10月,国民革命军第199师在潜山县对日军实施侧击作战,战斗中,邱正卿连长与罗绍卿排长以身殉国。
我们先在万涧村邱正卿墓地前,举行祭拜仪式。随后根据墓碑指引定位遗骸埋藏区域,展开细致发掘。得益于潜山独特地理及气候条件,邱连长遗骸保存较为完整,团队用2小时完成收殓与DNA采样工作。
(对邱正卿遗骸进行采样)
次日,项目组转战杜埠村,前往同属199师的罗绍卿排长墓地。通过一天的紧张作业,项目组完成罗排长遗骸的收殓与DNA采样工作。
(罗绍卿墓)
行动第三站,项目组抵达黄铺镇云峰村。1943年2月18日,国民革命军第138师第412团与日军在此激战,25岁的韦金壮烈牺牲,当地村民将其安葬于村中祖山。
与邱连长和罗排长相比,韦金的遗骸保存状况稍差。因岁月侵蚀,韦金遗骸躯干已与土壤交融,但好在其牙齿保存完好,为DNA采样工作提供了可能。
(被修缮的韦金墓)
三份安徽战场采集的DNA样本目前都已送往华大鉴正,与各自疑似亲人的DNA样本开展比对。将士遗骸都被妥善暂厝在原地,静待鉴定结果出来,我们会将遗骸归葬故里,或重新厚葬。
平江上塔市镇
第二期抗日阵亡将士遗骸收殓
5月12日至15日,项目组于湖南平江上塔市镇,开启第二期抗日阵亡将士遗骸收殓行动。本期收殓遗骸176具,采样130具。截至目前,两次行动共计收殓遗骸367具,完成采样283具。
此次遗骸收殓范围覆盖环塔另三面区域。收殓工作遵循全面覆盖、不留遗漏的原则推进。经收殓发现,将士遗骸的安葬地点主要集中在西面,东面有少数将士骸骨,而北面则未发现墓葬痕迹。
收殓过程中,发现大量锈蚀的铜纽扣、残缺的帽徽以及一批未发射的子弹。同时,还有两项重要发现:编号为M354将士遗骸的右胸处有弹孔,疑为中弹身亡;编号M317的将士胸前发现一枚印章,刻有“王汉清”三字,这是两期遗骸收殓行动367具遗骸里唯一一位有姓名的将士。
下一步,项目组将与专业设计团队及镇政府共同前往项目现场,就遗骸安葬地及纪念设施展开规划设计,力求为这些阵亡将士打造一个庄严、肃穆的安息之所。
修墓立碑
5月,项目组完成抗战老兵肖汉勤、陈麒两处墓地的修缮工作。此外,王金鼎、罗光凤、杨逢钱、唐孟龙四位老兵墓地进行修缮中,预计将于6月份竣工。
肖汉勤,又名肖汉成。1927年10月19日,出生于衡阳市。1944年抽丁入伍,被编入原国民革命军宪兵补充一团一营一连三排九班。因入伍较晚未参与一线战斗,抗战胜利后主要负责遣返日本人回国,后因部队解散返乡,自此务农为生。
2019年2月3日,肖老归队,享年92岁。
陈麒,1927年3月18日出生于湘潭射埠镇湾塘村。1944年在衡阳入伍,经短暂训练后被送上衡阳保卫战的战场,衡阳保卫战结束后回到湘潭老家。1950年,陈老主动请缨参加抗美援朝,一次负伤导致陈老被截肢,自此退伍。
2020年11月8日,陈麒老兵归队,享年96岁。
公墓修缮
湘殇墓园修缮项目进展
5月,已完成湘殇墓园的观景平台区与碉楼二层的混凝土施工及养护。由于本月多雨水,为确保养护周期充足,施工人员加班持续作业。此外,母亲雕像基座施工完成,雕像预计于6月初安装到位。纪念碑墓穴区域的弧形步道施工完成,为公众祭扫瞻仰提供更为便捷的通道。
6月,将重点推进停车场与纪念品商店的施工建设,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与多样化选择。同时,牛儿坡挡土墙与墓穴的修缮工作也将同步展开。
寻亲信息收集与处理
5月,项目组共收集到寻亲信息119条,共处理121条新的寻亲信息。
在两岸寻亲中,在忠烈祠查询核对15位抗战阵亡将士的信息,有1位抗战阵亡将士籍贯信息能比对上,在退辅会发函查询核对7位老兵信息。
项目进展
周炳生祭拜活动
2025年5月7日,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周炳生的子侄辈从福建南平来到衡阳祭拜。周炳生1944年6月28日在衡阳望城坳重伤,送至医院数日后不治身亡,年仅25岁。
1942年,23岁的周炳生从黄埔军校毕业,将毕业证书与照片留给母亲,仅在家中短暂停留数日,便奔赴战场。离家后,母亲一直没有等到周炳生的来信,直到收到他的阵亡通知书。悲痛欲绝的老人将儿子的毕业证书、阵亡书和照片仔细包进蓝布包,直到无人时才敢打开,思念战场阵亡的儿子。
2025年1月,周家后人托友人得知,在衡阳的张家山抗战遗址公园的名录墙上刻录着周炳生的名字,于是周家后人决定前往衡阳祭奠。他们在张家山抗战遗址公园完成了对周炳生的祭拜,并捧入一抔战场的泥土,带周炳生回家。
(祭拜周炳生)
阵亡将士遗骸M030号疑似亲人采血
2024年夏天,项目组在衡阳保卫战五桂岭战场收殓到58具阵亡将士遗骸。经过对阵亡将士遗骸DNA采样、检测与比对,M030号的疑似亲人锁定在衡阳地区7户人家中。4月初,项目组对疑似家庭进行初步走访,确认2户疑似程度较高的亲人。
5月初,项目组再次前往衡阳,对2户疑似程度较高的亲人进行采血。希望此次结果能够确认M030号的真实身份。
郴州朱国明墓地走访
2018年6月中旬,郴州关爱抗战老兵团队获悉,在资兴抗战老兵谢洪礼家族墓地旁,有一块抗日阵亡将士墓碑。志愿者随即赶赴三都镇龙竹村寻觅该碑。将墓碑清洗干净后,碑文上的文字清晰可见,“陆军暂编第七师二团三营七连上尉排长朱国明之墓,民国三十四年三月十七日(1945年3月17日)”。而后,在抗战阵亡将士名录上查到朱国明的信息,资料显示他为广西武宣人。
自阵亡将士朱国明的墓碑发现近7年,今年4月,志愿者罗威无意中发现朱国明的照片。照片记录朱国明在抗战时期较为详细的通讯地址——广西武宣东作乡。这为朱国明寻亲成功提供新的可能。5月4日,志愿者罗威前往资兴市三都镇龙竹村走访,向当地志愿者及村民了解朱国明的事迹。目前,项目组已采集疑似亲人的DNA,朱排长在阵亡80年后有望回家。
(朱国明墓碑)
台湾线下走访
5月,台湾志愿者王清萍开展三项走访工作:在台湾忠烈祠分别代祭钟崇鑫、罗怀玉、张能忍、段景玉、石士英五位阵亡将士;线下走访寻找马文曾、施宏涛、赵国浦、田树宝四位老兵及其后代;回访台湾老兵唐藩松。
段景玉,河南省鹿邑县人,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准尉查马长,1938年12月阵亡于南京。1931年秋,外敌入侵,时年22岁的段景玉告别家人,毅然参军。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家人失去段景玉的消息。段景玉的外孙时常听母亲哭着讲述她父亲的故事。
2018年,其后人遍访抗战纪念馆,在《南京卫戍部队阵亡名录》中找到段景玉的记录。3年后,后人在台湾忠烈祠再次找到段景玉的记录。2025年4月,后人委托项目组在忠烈祠代为祭拜。
(段景玉忠烈祠牌位照片)
唐藩松,1925年生,湖南浏阳人。他17岁自愿参军,后来定居台湾。2024年10月,他自参军后第一次回到家乡。2025年5月11日,正值唐藩松100周岁,志愿者携带蛋糕前往庆贺,并了解老兵目前的身体状况,虽然年事已高,但老兵的身体依然很健朗。
为爱止戈公益成果数据墙
截至2025年5月31日:
时光之城·衡阳1944之为爱止戈公益历史展馆(试运营)累计接待参观7118人次;
收集抗战老兵故事及回忆录3625份;
收集战争见证物4237件;
寻找并收殓抗战阵亡将士遗骸1964具;
修建修缮抗战纪念设施152座;
举行跨越时空的悼念活动457次;
收集寻亲有效信息名单21812条;
帮助447个家庭寻亲成功。
互动问答
尊敬的“为爱止戈月捐人“,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在捐赠过程中,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欢迎向我们提出。
http://lxi.me/73oad
「联系我们 | 捐赠人反馈意见收集表」
关于为爱止戈
— TO LOVE NOT WAR —
由全国2000多位捐助者共同发起,致力于倡导和平与爱的公益矩阵,拥有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长沙县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等公益机构和美斯乐(深圳)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等社会企业;
发起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英魂回家、寻找战争失踪者、想学中文的孩子等公益项目,以及倡导和平与爱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开发、重返战场私人定制旅行、止戈和平音乐节等影响力项目。
— 点击链接参与为爱止戈月捐人计划 —
微信号|19174991956
扫码支持我们
秀米